山东省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
2022-12-03 舆情
图为山东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上周,山东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暨营商环境创新事项“揭榜挂帅”验收视频会议在济南召开。自2019年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启动以来,山东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担当作为、加压奋进,在探索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法治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协调联动组织 统筹部署推进
2019年,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启动以来,山东省树立“全省一盘棋”思路,各方面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确保工作任务连续、成果质量完整,高标准完成确权登记任务。
初步测算,山东需对394个自然保护地、长度5000千米的河流、2819个探明储量的矿区开展确权登记工作。目前,已完成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垦利区)等23个自然保护地、大汶河等19条河流、济宁煤田王楼煤矿等90个大型矿区的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主体工作。为此,山东省自然资源厅组织有关处室、单位,针对历史原因造成国有林场林权证范围与集体土地所有权范围交叉重叠、个别地方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档案缺失、不同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之间边界不清、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所有权矢量重叠、河流水面划入集体所有权等问题,深入实地调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据相关政策逐一化解。
在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山东省在全国率先部署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地图发布系统并进行优化升级,支撑省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的审核、登簿和发证,为启动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审核发证奠定了基础;开发建设省级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信息管理系统,搭建全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数据库、共享库、分析库和公开库,支撑全省确权登记成果数据应用;构建三维登记数据库,直观展现自然资源立体空间分布特点,更好地服务自然资源资产管理。
此外,山东还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后的体制优势,积极承担自然资源部登记内部审核流程试点,明确各相关业务处室审核要点,确立内部线上审核模式:厅内12个业务处室依据职能并行审核,形成审核意见,完成内部审核操作流程。为了确保审核内容全面准确,聚力明确审核要点,审核必须确定登记簿中自然状况信息与国土变更调查地类图斑、林草生态综合监测和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数据是否一致等21条要点。
主管部门认为,山东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坚持工作目标化、目标项目化、项目工程化,基本完成了2022年度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主体工作。
在财产登记领域 优化营商环境
上周召开的全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暨营商环境创新事项“揭榜挂帅”验收视频会议,听取了10市17项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创新事项“揭榜挂帅”创新成果展示汇报,审阅了相关材料,进行了专家质询,对10个单位的改革事项进行验收。
会议回顾了2022年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工作成效,认为,全省各级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机构坚持改革创新、刀刃向内、精耕细作,高标准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开展登记财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切实做好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持续推进化解“办证难”问题,大力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会议指出,优化登记财产营商环境“揭榜挂帅”活动,是省自然资源厅贯彻落实省政府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行动的重要举措,是一次“抓基础、强业务、促改革、提能力”大比武大练兵,形成了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机制创新、数字赋能、服务保障的系列创新成果。各地要通过“揭榜挂帅”活动,用点上的突破带动不动产登记系统性提升,促进我省登记财产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整体上提质增效。
会议强调,当前,全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要不断强化改革思维、斗争精神,以更加吃苦耐劳、更加担当奉献的精神面貌,服务企业和群众。要把全省不动产登记队伍作风常态化建设,作为落实厅党组“严真细实快”作风能力提升行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坚守风险底线,创建登记品牌,保护信息安全。要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坚决落实不动产登记“六个不准”要求,做到“确实权、颁铁证”,全面开创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新局面。(记者 杜杨)
(来源:《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