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商扶贫还需闯“三道关”

2018-10-20

“品味宽甸”电商平台的农副产品都有标准化包装,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 佳盈伟业海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按标准化流程检查鱼的生长情况 ……


“品味宽甸”电商平台的农副产品都有标准化包装,产品知名度越来越高。

佳盈伟业海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工人按标准化流程检查鱼的生长情况
  提要
        如何让贫困户带着自家农产品顺顺溜溜地上网“赶集”——今天,我们关注电商扶贫。因为,这是脱贫攻坚的又一个好办法。
  贫困地区有着诸如交通不便的共同特征,贫困户想卖点自家的农产品去趟县里的大集不容易。互联网让电子商务来了,他们能在家里上网卖农产品。
  上网“赶集”是好事,可是交易成功后,自家土货怎么运出去呢?现在需要物流给力。
  卖土鸡蛋的网店多了,怎么让人家愿意买咱家的土鸡蛋呢?现在需要地区品牌影响力。
  安全的农产品让人吃得放心,如何让人相信咱家的地瓜土豆好呢?现在需要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和品质标准化。
  我们了解到,在我省,电商扶贫正从一种理念演化为一种共识,并从初期探索演变为大范围实践。
  请看本报调查——
        引子
        金秋,收获的季节。
  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收获感更加具体:板栗、山参、柞蚕、林蛙、秋白桃、山蘑菇……金秋的宽甸,也是江鱼最肥、海蟹最壮的时候。
  在宽甸的一家土特产旗舰店里,22岁的张雅楠在照应顾客的同时,还要定时上线,在视频直播平台与网友聊聊宽甸各类物产的故事。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张雅楠的感受很深,“实体店做得再好,消费群体也是局限于本地居民和一些游客,但网络提供了没有边界的市场,我们就把本地的农村土货卖到过新疆、海南。”在张雅楠看来,电商扶贫是个好办法,“应季生鲜农产品上市时,我们会把贫困户的农产品在网店重点推荐。”
  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西山村,村民李健对电商扶贫的理解是在他成为一名职业“淘帮手”之后。电商平台的系统培训以及邻里互助的乡土情怀,让李健成为村民心中的“大能人”,仅去年他就为本村居民代买代卖120余万元的各类商品,其中帮贫困户在网上售出15万元的农副产品。
  记者了解到,像李健这样的“淘帮手”,在喀左县有700余人,他们服务于530个电商服务站,覆盖了全县190个行政村。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电商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了新动力。依托一大批落户我省的电商知名企业和平台 ,截至目前,我省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金额超过70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残疾人创业就业4300余人。
  记者调查发现,电子商务为贫困地区、贫困户脱贫带来新路径的同时,也有不少短板正在制约电商扶贫的深入推进。
  张雅楠和李健不时会遇到一些讲不清、道不明的事儿,“比如鸡蛋之类的特产,我们上线时基本是遵循熟人交易原则,明明知道这个东西品质可靠,但在网络的另一端,购买者并不一定认可,因为拿不出权威的检测证明,人家不相信你。”
  事实上,除了农产品自身具有上行困难的特质外,物流成本高、小农分散生产、品牌经营缺失等现实问题,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商扶贫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农民怎么跨过电商平台的高门槛河口村村民希望有个大公司把大伙组织起来搞订单生产、品牌生产从市场的一个小摊位开始,刘巍在土特产经营圈摸爬滚打十多年后,店铺扩张至沈阳、丹东、本溪等地,年销售额超过600万元,店内的土特产来自辽东、辽西和辽北地区,其中不少直接采购自贫困户家庭。
  “近几年,我的实体店销售没有增量,就琢磨着对接电商平台开个网店,没想到操作起来非常难。即使只卖一个产品,也需要提供营业执照、商标注册权、动物检疫证明、产品检测报告等七八种证明材料,检测费用高不说,而且要一年一检。”刘巍说。
  尽管有一定的行业经验和经济基础,刘巍仍然切身感受到农产品对接电商的不易,对于分散生产的贫困户来说,直接对接电商更是难乎其难。
  “我不懂什么电商,就知道孩子常在朋友圈发信息卖东西,也会给顾客寄些桃园的桃子。尝过我家桃子的人都说好吃,但我们自己卖很费劲,所以特别希望有个大公司来指导我们搞订单生产、品牌生产,把大伙组织起来,免得丰收时又担心卖不上好价钱。”宽甸县长甸镇河口村老陈说出了大伙儿心里的“不痛快”。
  在京东辽宁扶贫馆运营负责人李晓颖看来,农副产品上行难最共性的问题在于贫困户或供应商各类产品基础材料的提供。“苛刻的准入门槛本身无可厚非,保证产品品质和安全,这些都是必须的,毕竟电商平台要对购买者负责,比如大家关心的农残、重金属是否超标等,但对分散和小规模的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来说,跨门槛的压力不小。”
  归根结底,在以农副产品销售为代表的电商扶贫中,生产和供应环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在于消除其“小”“散”和“非标”,从源头上着手开展规模化、集约化,并为产品标准化提供保障。
  因为“小”“散”“非标”,葫芦岛兴城市三道沟镇的许多苹果种植户吃过苦头:从生产到销售,果农一家一户单打独斗,水果批发商掌控定价权,常常导致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丰产不增收。
  怎么办?
  当地苹果种植户李希林提出按现代股份制企业体系搞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很快得到其他果农的响应。“后来,我们合作社注册了商标,搞无公害和绿色有机认证,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新技术种植SOD功能性苹果,发展电商拓宽市场渠道,渐渐地把周边郭家、南大山、药王、碱厂等乡镇的果品大户也吸纳进了合作社。”李希林告诉记者,合作社统一采购生产资料、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销售、分户独立经营管理,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由于前端农副产品生产分散、规模小,组织化程度整体不高,进而导致上行困难,电商扶贫急需补齐这块短板。”李晓颖说。
  生鲜物流成本高,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低,线下好产品如何变成网上畅销品丹东草莓、鞍山南果梨、朝阳杂粮、阜新地瓜都在探索品牌运营现在,兴城市碱厂乡朱家村贫困户朱素萍不再为生活犯愁了,去年年底,她到村里的泳装扶贫车间上班了,每月收入可达四五千元。
  见到记者时,朱素萍特意强调说:“经我手的这些泳装,绝大部分都要出口。”
  兴城的泳装出口量有多大?有这样一组数据:兴城泳装品远销俄、美、非、东南亚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国际泳装市场份额的25%以上,其中不小比例的出口泳装依赖电商平台完成交易。
  “客观地讲,在我们兴城地区,泳装产业的电商发展已经很成熟,而农副产品的电商效果还不明显,同样是电商之路,一工一农对比起来明显呈跛脚状态。”兴城市服务业局副局长邢罡说。
  方得集团作为兴城一家大型外贸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预计今年通过平台出口泳装金额将达1200万美元。公司总经理助理巩永兴说:“泳装本身重量轻,物流成本低,非常适合网上交易,一件20多元的泳装从兴城邮至美国的运费基本也是20元左右,但换成邮寄农副产品,运费将会是产品本身价值的数倍。”
  农副产品电商交易物流成本有多高?
  兴城市佳盈伟业商贸有限公司销售总监赵利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几年前,我们自己开网店销售多宝鱼,一条20多元的鲜鱼全程冷链物流运至江浙地区,光运费就要50元,购买者承受不起,网店最后还是无疾而终了。”赵利明说。
  因为专业从事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辽宁满乡印象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玉函对物流成本特别敏感,她告诉记者,物流成本高容易对产品价格体系形成冲击,“以生鲜农产品为例,省内快递含包装、人工,每斤增加成本约两元,而运送至黑龙江省每斤就要增加成本约4元,这样你就要考虑线上比线下是否还有多少价格优势的问题。”
  事实上,品牌运营乏力,同样是我省电商扶贫面临的痛点。邢罡告诉记者,“电商和传统销售差异较大,线下好产品不一定是线上好商品,更不一定成为畅销品。”
  李晓颖也认同这一看法,她表示,电商一方面帮助商品打破了市场的渠道限制;一方面又用透明的价格体系和评价体系,强化了商品对品质、品牌的高度依赖。“比如,同样是鸡蛋,你要从电商平台上全国各地的鸡蛋中脱颖而出,就离不开品牌效应。”
  电商扶贫,品牌之路很艰难,但不走品牌之路,好产品终将会被浩瀚的商品海洋所淹没。
  兴城作为全国最大的多宝鱼养殖基地,年产多宝鱼4万多吨,兴城市佳盈伟业海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多宝鱼可以“一鱼一码”溯源,并获得授权使用地理标志证明,他们以品质撬开网上交易大门,并让产品成为线上和线下的抢手货。
  合作社负责人李盈说:“通过和电商合作,我们非常受益,市场倒逼我们生产升级,品牌之路也更加坚定。”
  记者调查发现,丹东的草莓、鞍山的南果梨、朝阳的杂粮、阜新的地瓜……近年来,我省不少优质农产品都在电商扶贫过程中开展了积极的品牌运营探索,但分散化、碎片化特征仍然明显,畅销品牌的数量总体偏少。
  电商扶贫不是简单开个网店除了转变观念还要补齐配套设施的短板扶贫先扶智,这是共识,同样适用于电商扶贫。
  在一次推动电商下乡的对接时,邢罡明显感到基层种植养殖户的抵触情绪,“不愁卖”“费那劲干吗”,可后来偶然出现产品滞销时,他们又开始火急火燎。他说:“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增强农户的电商理念,调动他们‘触网’的主动性和紧迫性,应该摆在发展农村电商和电商扶贫的重要位置。”
  类似情形一度在以生产燕红桃而着名的宽甸县长甸镇出现过,当地有3.3万公顷燕红桃树,年产桃量10万吨。当地一位种植户告诉记者,“以前,我们这里都是果商来看果子,在地里说好价,然后不论大小一起摘走,钱货两清,没人合计上网卖的事情。”
  后来,电商的介入让当地种植户发现了不同,“原来果子应该分等级进行差异化销售。”“原来自己平常卖每斤两三元的桃子,网上甚至可以卖到十元。”现在,当地的燕红桃有30%是通过电商销售的。
  电商扶贫不只是搞几次培训讲座和网上卖几次农产品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把在生产、加工、包装、仓储等环节的贫困群体纳入电商生态中来,熟悉新零售业态的原理、规则,还有漫长的过程。
  某电商辽宁分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曾与辽西多家合作社进行土特产对接,发现当地完全是熟人交易,对接工作非常困难,“对方总有一种你从他们身上坐地获利的不信任感,比如我们提出生产标准和规格,对方担心淘汰下来的东西不好卖;比如我们想做一些活动推广,对方对市场培育、品牌搭建没有兴趣,只在意即时成交下的收益。”
  观念改变需要过程,但发展农村电商、电商扶贫所需要的配套设施不能等。
  围绕着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示范县”,喀左县努力完善通信、物流、冷链、孵化等平台建设,其中最关键的冷链环节,当地建起16座较大规模的冷藏库、保鲜库,储藏能力可满足全县生鲜农产品上行。 但是,在我省有喀左县这样冷储条件的农业贫困县,目前并不普遍。
  有心错开产品集中上市高峰期,却苦于当地缺少冷储设施。长甸镇河口村种桃户吉洪洲只好投资数十万元自建冷藏库。他说:“如果有配套的冷储设施,我更愿意把建库的钱用在扩大生产上。”
  长甸镇农业发展中心主任丁学忠表示,当地做大桃产业规模,发展旅游观光助脱贫有一定成效,但相对于年产10万吨的规模,当地在冷储、深加工等配套设施上的确存在短板,如果把这根产业链延长起来,还会增加更多就业机会,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
  目前,我省一些偏远贫困乡村,路网、宽带、物流配送、服务站点等基础支撑仍较薄弱,在提供产品拍照、网店建设、活动策划、运营推广等综合技术服务方面甚至还有空白。此外,农村电商还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瓶颈,目前在农村具备高中以上文化、愿意扎根农村搞电商的人仍然比较稀缺。
  京东辽宁扶贫馆馆长贺一宸认为,电商扶贫的重点是选择本地特色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补齐分等分级、加工包装、物流仓储等配套设施的短板,踏上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电商化“跳板”,并以电商推动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扶贫,实现多种方式扶贫的深度融合。(本报记者 胡海林 文/摄)
  (来源:《辽宁日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