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中秋,阳澄湖大闸蟹39元10只,预售秒杀,顺丰包邮。”临近中秋,大闸蟹到了热卖季节,微信朋友圈中类似的信息被不断转发。10只大闸蟹一共39元,只需转发朋友圈,再留下一个手机号码,就可在家坐等收货了。但这么便宜的大闸蟹,靠谱吗?
记者顺着这些预售内容一步步向上追踪,发现根本无法找到厂家和商家,连大闸蟹的品牌信息也无从查询。互联网安全专家提醒,在这些可疑的营销公众号上一旦输入电话号码,个人信息便有泄露的风险,甚至一些不法分子还会直接出售用户信息,成为诈骗电话和垃圾短信操作者的“货源”。
“无名商家”预售低价大闸蟹
看到朋友圈中“阳澄湖大闸蟹39元10只”的特卖信息,市民白先生颇为心动,立刻进入公众号、识别二维码,并按照要求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发送给了公众号。可是,几个小时过去了,他没有收到任何反馈。“还以为是哪家生鲜电商补贴促销呢,没想到上了一当。”白先生有些懊悔。
记者查询朋友圈内多篇类似文章发现,大闸蟹预售的内容基本一致,价格、重量相同,连预售方式都一模一样。在一个名为“品牌推广中心”的微信公众号中,稍早前发表的文章显示,阳澄湖大闸蟹礼盒准现货价格是39元,10只蟹每只重量大约3.5到4两,顺丰包邮,同时还用红底黄字重点标注“小编已实地考察过,您尽可放心”。
但这些大闸蟹真的能让人放心吗?记者体验发现,之后的预订过程“绕来绕去”。按照预售信息要求,想要预订的消费者需要先打开文章中的“阅读原文”,随后进入一个名为“活动”的页面,屏幕下方不断滚动着诸如“陈**(手机 184****9478)9秒前成功领取”这样的信息;想要正式“预订”,还需把这条信息先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分享后发现,微信页面又立刻更新为“每日算一卦”公众号发表的另一篇题为《预售,大闸蟹》的文章。根据流程,首先要进入公众号,回复“大闸蟹”;而记者进入公众号输入“大闸蟹”后,又被要求填写自己的手机号码,并提示发货时间将在10月初。
更重要的是,最初进入的“品牌推广中心”公众号信息竟然显示,账号主体为个人,除了一句“品牌活动正在进行中”外,便再没有任何介绍;而后续进入的“每日算一卦”公众号,功能介绍也仅显示“娱乐相关资讯”,并没找到任何商城或微商的身份信息。这就意味着,这些大闸蟹,连明确的厂家和商家都无法确认。
留下电话便可能掉进陷阱
更蹊跷的是,记者进一步查询多个发布此类信息的微信公众号的历史消息,均显示“从未发布过任何消息”。
没有历史消息,一开始在朋友圈里看到的文章又是如何显示的?据了解,这些文章是作为草稿发送的。按照微信公众号的特点,没有正式发布的草稿,发送给部分关注者预览后,依然可以通过用户个人在朋友圈实现转发。有技术人员分析,利用这种方式,实际上是为了躲避微信方面对于发布内容的审查。
“像这样靠低价吸引人留下电话信息的,已经是老招数了。”猎豹移动安全专家李铁军对记者说,朋友圈里的“大闸蟹”营销信息其实就是此前网店低价骗取消费者用户信息的翻版。此前,有网店以极低价格叫卖商品,引来消费者下单之后,连货都不发,纯粹为了获取消费者姓名、电话、住址、支付账号等关键信息。
换成微信平台,虽然营销号得到的信息不如电商平台多,却依然存在着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尤其微信昵称就是本人真实姓名的用户账号,消费者虽然只输入电话号码,但在公众号后台,却是姓名、微信号、电话号码全部能够看到的。”李铁军说。
业内人士分析,类似营销账号收集到的用户手机号码以及手机类型,还可能被贩卖给不法分子群发垃圾短信、实施电话诈骗。而在获知了手机类型后,一些不法分子还可能向用户发送附带病毒的链接,从而引发更严重的信息泄露后果。
四招识别微信恶意营销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领取50元话费”、“转发五个群领百元现金红包”……在微信朋友圈里,类似“天上掉馅饼”的营销信息泛滥,采取的手段则基本雷同:先用红包、话费、大闸蟹等做诱饵,把微信用户吸引到自家公众号,但最终都是白关注,拿不到广告中推送的诱人实惠。
如何识别这些恶意营销甚至骗局呢?
微信方面为此专门发布文章提醒用户,可以通过观察四个方面一辨真假:首先,查询账号注册信息,绝大多数恶意营销的公众账号注册时未标注行业或者标注行业与实际运营的内容不符,发布的文章中“代理”、“加盟”、“销售”等高频词汇十分明显;其次,这类账号往往是线上线下结合,微信只是其中的一种渠道;再次,使用多个不同的微信名称、公众号运营,病毒信息随着个人号和公众号同时传播,这其中不少账号已经是“僵尸号”;最后,这类公众号惯用的套路是要求用户先关注公众号,再购买商品成为会员,然后分享公众号到朋友圈。(本报记者 曹政)
来源:《北京日报》2015年09月15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