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中秋
2017-12-06 文学
对中国人而言,中秋是哲思和情感的节日。中秋文化,既包含了对茫茫天宇的追问与幻想,也包含着人间真情的感悟和抒发。对于中秋,我始终有着一种特别的情愫。
在东北的乡间,中秋节又叫“八月节”。小的时候,关于节日没有更多文化层面的理解,只知道,到了中秋,天变得越来越凉了,月亮变得越来越圆了。正所谓“菊花开日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年轻的母亲一边借着月光做家务,一边指着月亮给我讲童话故事。
按照母亲的说法,月亮里面有一座宫殿,宫殿前面有一棵大树,树下有一只玉兔,玉兔正啃着一棵白菜。宫殿是更大的房子,玉就像玻璃和瓷碗,兔子并不鲜见,树和白菜,家家都有的更不稀奇,这都比较容易理解。又因为儿童的想象力,这神秘有趣的画面,在我的印象中,就跟真的一样。长大以后读书多了,发现“正版”的传说跟母亲讲的差距很大,后来又发现“正版”还有不同的版本。这些古代神话基本的梗概,是射落九个太阳拯救黎民的后羿,有一颗西王母赠送的长生不老仙药,被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嫦娥因此飞到月亮上,因为身体太轻再也无法回到地球。月亮里面有一座广寒宫,有一位仙人名叫吴刚,拿着一把斧子,每天都在砍伐一株高大的桂树。树下当然有一只玉兔,每天不停地捣着名贵药材。唐代李商隐,是个情商很高的诗人,他在诗中很认真地评论过这件事:“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广寒宫,光是这名字就让人觉得孤寂清冷,何况嫦娥思念着后羿,一定是想方设法要返回人间。“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那么玉兔所捣的仙药,是不是含有增加体重的成分呢,这就很难说了。
当年读到这些情节,我的内心也曾生出过一些感想。药是不能乱吃的,应该听医生的话。同时偷偷地笑着母亲,竟然把神话传说改得面目全非。可是等我有了女儿,为了哄她睡觉劳心费力的时候,我就明白真的是应该感谢母亲了。因为当时的我一定会问,嫦娥为什么不一直往天上飞?月亮上为什么会生长桂树?玉兔是怎么上去的?好好的就那么一棵树吴刚为什么非要砍倒它?神话的故事情节往往是空疏粗略的,逻辑上的漏洞一定很多,小孩子若是正值“为什么”的年龄阶段,这事儿就没完了,觉也不用睡了。复杂的事情简单做,这就是智慧啊!
神话给人的影响还真是深远呢,即便是现代人,我们已经知道了虚构,还是不愿意舍弃某种美好。你若是盯着月亮看久了,也会产生幻觉,仿佛真的有桂树,枝叶婆娑下,依稀真的有人影在活动,真的有玉兔在忙碌。儿时的记忆,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就像某些卵生动物认妈妈一样,初始的印记,不容易改变。在我的心中,总觉得,月亮上面是有生命的,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
科学家们认为,月球对于地球水域的潮汐以及人类的情绪,都是有影响的。其实,即便没有这些天文因素,黑夜里明晃晃挂在碧空之上的月亮,也是会引起人们关注的,更何况它本就是视觉上巨大的星体。世间的万事万物,与它都有联系。光明是对视觉的呼唤,感性是人类的本能表现,月亮的阴晴圆缺,在人世间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欢悦或者不安。人们表达交流着这些信息和经验,于是关于月亮的文化,关于中秋,不论虚构还是真实,都会不断地演绎下去。
文化学者指出,人类文化具有符号的性质,而任何符号都由两部分构成,一个是物质载体,一个是它代表的意义。那么中秋节作为一个文化符号,它的物质载体,最为突出的,一个是月饼,一个是月亮。其主要文化含义也有两个,一个是丰收,一个是团圆。
古代中国是个农耕社会。盼丰收庆丰收是全民共识。而农历八月十五正是农作物成熟的季节。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庆祝当年的收获,盼望明年的富足,是很自然的事。月饼中资格最老的是五仁月饼。而“五仁”只有在秋季才会成熟。所以五仁月饼,实际就是丰收饼,含有感恩祈福的意思。
中秋节的另一个文化含意是庆团圆。这个含意主要是通过月饼来表现的。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寓意老少平安、生活甜美、阖家欢聚。中秋节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而不衰,月饼功不可没。如果元宵节不吃元宵,五月节不吃粽子,八月节不吃月饼,三十晚上不吃饺子,那还过什么年节呢?
在我的记忆中,过去的老式月饼,皮薄馅满,白里透黄,不沾牙,不糊嘴。月饼表面上“五仁月饼”几个字是木板模具压制的,笔画古朴稚拙。拿在手里,好看,好香。我也很愿意透过现象看本质,掰开检视,五仁俱全,如珠似玉的,历历在目。松仁、瓜子仁、花生仁、核桃仁、杏仁,青丝红丝杂拌其间,简直就是美味大合唱。记得当年吃月饼的时候,要一手拿稳,一手在嘴下接着,不可以让月饼渣掉到地上的。吃到嘴里那种又香又甜的感觉,会让你整个人都飘起来,这就是欢悦,这就是幸福。当然,我说的是童年、少年时候的感觉。至于现在,由于月饼的变化,和我的味蕾的退化,这种感觉已经是久违的了。
我小时候在农村,那时家家都挺困难,月饼不能敞开吃的。有时候一个小孩子只能分到一块,甚至半块。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吃就大有学问了。根据我的经验,主要有三种吃法:一是大快朵颐,吃完拉倒,这种吃法的好处是兴奋、爽,满口香,遗憾的是很快就吃光了,只好眼巴巴地瞅着别人吃,干眼馋。第二种吃法是一次咬一小点儿,细嚼慢咽,一个月饼能吃一个钟头,好处是享受时间长,“笑到最后”,缺陷是体验不到那种令人销魂的味觉冲击。我采取的是第三种吃法,先大口咬下,然后细细咀嚼,慢慢咽下,尽量延长时间,吃过一口之后暂停几分钟,通过回味来提高幸福指数,然后再吃第二口,这样既可以“细水长流”,同时又能充分体验满口香的快感。这是我多年经验的总结,以前是秘不示人的。现在的小孩子,月饼管够吃,我的宝贵经验已经没人重视了。每念及此,常常有一种失落感,时过境迁,没有办法啊!
如今的成年人,由于保健意识增强,喜欢吃月饼的已经不多了。那些豪华包装的名牌月饼大多被作为礼品送来送去,直到八月十五这天,“月饼大旅行”才告结束。近几年来,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和人们消费理念的转变,这种“月饼旅行”已经日渐衰微。豪华包装的高价月饼,也逐渐退出市场。这是社会的进步,也避免了大量浪费。现在我们经常讲要保护环境,其实节日文化更应该保护,要保护其纯净古朴的民间风味,免受铜臭气的污染。
中秋节文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是月亮。皎皎明月,古已有之,穿越时空,光照古今。不过不同时期的月亮有着不同的称呼而已。在儿童的眼中,天上的明月是白玉盘。在神话般的氛围里,它是寒蟾。在浪漫之人的眼中,它是素娥婵娟。在孤独无助内心无处剖白之人的眼中,它是明镜玉鉴。那么人们在八月十五这天借用月亮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呢?还是那个老主题——阖家团圆。试想一下,八月中秋,天高气爽,月亮又圆又亮,一家人坐在一起,团团圆圆,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一边兴高采烈地谈论,这是多么令人欣悦的事情啊!家家盼着过中秋,人人盼着过中秋,不就是为了享受这一幸福的时刻吗?记得上大学时的某个中秋节,我带着同学来到乡下的哥哥家。把酒菜摆在屋顶,月光如水,星空如昼,举杯欢饮,身体和精神都在高处,仿佛找到了苏轼和李白的感觉。那场景时隔多年,至今仍然让我念念不忘。
除此而外,月亮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意义,这就是“望月怀远”,即通过寄情明月,怀念远方不能归来的人。
阖家团圆虽然是中秋节的重要文化内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不团圆的情况也是常有的。那么遇到这种“月圆人不圆”的情形要怎么办呢?那就只好寄情明月,给亲人送上一个美好的祝愿,一份浓浓的相思。比如公元1076年的中秋,一千多年前的北宋,一代文豪苏轼就是这么想的。当时他远在密州,为了抒发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篇纯粹的个人抒情之作,被后世誉为千古绝唱。在古今文人望月怀远的诗文中堪称压卷之作。在这首词的结尾处,苏轼以其惊天之才,神来之笔,将全词的意境推向高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个伟大诗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能把千万人的心里话一语道出。自从这首词问世以来,每年的中秋节,人们在望月怀远,思念亲人之际,都会联想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共鸣。
人们在思念亲人的时候,为什么要向月亮望去呢?这是有原因的。思念亲人,往往是在夜深人静之时,此时万籁俱寂,皓月当空,光照万里,你我同时同观,足已传达所有的情意。所以明月就成了亲人之间互诉衷肠、互道珍重的最好媒介。请看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及“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王建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虽然说法各有不同,但是意境却是相同的,都是以月亮为载体,传递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这深情一片,仿佛能够敲响皎洁明月,让对方听到声音。中秋节之所以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与这一美好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
如今中秋节的习俗是赏月,与赏花、游览名胜差不多,形式与内容大体上以娱乐为主。这是简化了的古人的祭月仪式。祭月是古代女性主导的节日活动,包括赏月,以及拜月。通常是女孩子们在庭院或者花园里,布置香案,陈列瓜果、月饼,对着明月焚香下拜,许愿祈福。许愿内容多半是父母健康,自己美貌,将来嫁个金龟婿。那时候没有美容行业,想要变漂亮,似乎只好恳求月亮帮忙了。
三国故事里,有一折流传甚广的戏剧,是《貂蝉拜月》。这位最有名的拜月女子是三国时司徒王允的义女。她在花园拜月许愿,被王允发现,由此启发他设计出一套“连环美人计”,除掉了董卓。这是历史上由拜月引发的大事件。
《红楼梦》第七十五、七十六回,详细描写了贾府过中秋节的场景。从中可以看到古代中秋节的一些重点项目。宁国府给贾府送去月饼、西瓜,等月亮升起的时候,贾母率领众人去上香,地点是府中花园。“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果月饼等物。邢夫人等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名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
然后是团圆家宴,设在花园的山峰顶上,“便是这座敞厅,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庄。于厅前平台上列下桌椅,又用一架大围屏隔作两间。凡桌椅形式皆是圆的,特取团圆之意。上面居中贾母坐下,左垂首贾赦、贾珍、贾琏、贾蓉,右垂首贾政、宝玉、贾环、贾兰,团团围坐。”
家宴之后,安排赏月娱乐,“贾母因见月至中天,比先越发精彩可爱,因说:‘如此好月,不可不闻笛。’”贾母的音乐欣赏水平是很高的,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会玩儿。“贾母道:‘音乐多了,反失雅致,只用吹笛的远远的吹起来就够了。’”
据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听琴,是隔着湖水的,经过水面的过滤,这样的琴韵更加悠扬。贾母的趣味与此类似,效果也是非同凡响。“正说着闲话,猛不防只听那壁厢桂花树下,呜呜咽咽,悠悠扬扬,吹出笛声来。趁着这明月清风,天空地净,真令人烦心顿解,万虑齐除,都肃然危坐,默默相赏。听约两盏茶时,方才止住,大家称赞不已。”
你看,我们的风俗文化,原来是如此高雅。古时佳节,凡是有山水、街市的地方,往往有灯火、音乐,大家可以共享,即便贫富不同,热爱生活的心,是没有分别的。
从更广的意义上说,中国有一个“月文化”,而中秋节则是其最集中的表现。若论这个月文化的盟主,苏轼还嫌嫩点,必须首推谪仙李白。李白的一生似与月亮有不解之缘。在他传世的一千多首诗中,有二百多首是写月亮的,占到四分之一,这在其他诗人中是很少见的。他的咏月代表作是《把酒问月》,诗的开头两句就神奇无比:“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千余年后,我们可以想象这位诗仙的超卓风姿,仿佛澄静古池中,一朵圣洁的莲花,难怪能写出那么好的诗。真好人,真好月,真好看。
很明显,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从李白这句诗演化出来的。但是,苏诗的语气和意境却更霸气,也更豪放。一千年来,只有毛泽东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可与比肩。如果没有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概,顶天立地的精神,是写不出这样句子的。因此说苏轼是豪放派的盟主,绝非过誉之词。
李白这首诗的妙处在其结尾几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这几句诗,可以看作是“月文化”的哲学沉思,令人叹为观止。尤其是结尾一句,“月光长照金樽里”,更是奇思妙想,韵味无穷。他的意思大概是说,中秋之夜,月光照进杯中,三杯酒下肚,月亮就在我心里了。如果按流行歌曲的话说,就是“月亮代表我的心”。
李白的另一首咏月诗《月下独酌》,也是千古名篇。我很欣赏诗的开头几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刚说完是“独酌”,转眼之间,桌边却出现了“三人”,简直像变魔术一样。诗仙想象力之神奇美妙竟至于此,凡人实在难以望其项背。后边两句更有意思:“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其实,他是“醉时同交欢,醒后各分散”。他却以醉为醒,莫非“醒作醉时醉亦醒”?
据传说,李白是醉中乘船,为捞水中明月,不慎落水而死。这是诗仙李白的千千万万崇拜者,为自己的偶像创造的归宿,因为这传说还有一个结果,李白是骑着大鱼飞到天上去了。对于李白来说,这样的安排应无遗憾了,他是为咏叹月亮来到人间的,最后追随月亮而去,得其所矣!
2011年的中秋节,我在美国的旧金山。当时是受中组部和住建部的派遣去美国考察城市建设和建筑节能改造。自从考上大学离开家以后,不知有多少个中秋节是在外面度过的,但是在国外过中秋节还是别有一番感触。举头望月,遥思彼岸,家国的情怀,格外地郁烈。和家人通过电话后,在手机上编写了一首小诗,发给国内的朋友,算作中秋的祝福。“今宵海上升玉轮,遍洒清光两岸分。欲上蟾宫折香桂,不赠仙人只赠君”。身在异国,思乡情切的人,一定也会像我一样,将这碧空的明月,比作车轮,由它载着乡情,瞬息万里,达成无数心愿。
在外地工作了五年多,每到中秋,忙了一天之后,临睡前,我总是一个人站在窗前,静静地看一会儿月亮。这一轮明月,像一面镜子,能照见亲人,照见我,照见相互的内心。
月兮故乡来,春秋随我久。中秋的明月,存储着我许多许多回忆与情感,这条连线只要微微牵动一下,那些缤纷的情绪,便会弥漫而来,就像月光泻地,无处不在,不可终止。(陈耀辉)
(来源:《吉林日报》2016年09月15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