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恭王府的秘密

2017-12-06

恭王府   说起北京城里的风光,您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是红墙黄瓦的紫禁城,还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   其实,这高高在上的皇家建筑和小巧玲珑的百姓……


恭王府
  说起北京城里的风光,您第一时间会想到什么?
  是红墙黄瓦的紫禁城,还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
  其实,这高高在上的皇家建筑和小巧玲珑的百姓家之间,还夹着这么一主儿,比皇宫小一号,又比四合院大一号——王府。
  而派头最足,人气最旺的王府,得算什刹海畔的恭王府了,素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的美誉。这美名的由来,与恭王府的主人关系密切。
  王府原是和珅家?
  说起恭王府的主人,和珅绝对是最知名的一个。

和珅画像
  恭王府的前身是和珅的私宅,也是最广为人知的话题。其实,这宅子的历史可比这久远多了。
  据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考证,这在明代是大慈恩寺,是皇帝幸临的“御苑”之所在,大慈恩寺早有花园,占地广大,其一部分曾成为大太监(如李广)之辈的住宅。
  到清乾隆时,宗室诗人永忠还住于此院的西府——他的祖父就是在夺嫡大战中失败,被雍正帝软禁了一辈子的十四皇子胤祯。
  有学者认为这表明此府是十四皇子胤祯的废府,恰与十皇子胤的府邸相邻,民间也将此称为“西府”和“东府”。而这东西两府,又久传即是《红楼梦》中宁荣二府的“原型”。
  不过,无论这座宅子曾有过怎样的过往,和珅都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因为他是中国官宦升迁史上少见的“现象级”人物。
  从25岁当上御前侍卫开始,和珅26岁便当上了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并在之后的岁月里迅速成长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廷首辅,此等“火箭式升迁”就算放眼几千年历史,也无人能出其右。
  这座气势恢宏堪比“小故宫”的宅子,也成了和珅荣宠盛极的见证。
        恭王府最主要的建筑银安殿,绿色琉璃瓦屋顶,气势恢弘,有“银銮殿”之称,堪比紫禁城里的“金銮殿”。(视觉中国)
  然而,在乾隆皇帝死后的短短十五天里,和珅就从位极人臣的巅峰滑入抄家赐死的谷底,多亏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娶了乾隆皇帝的小女儿固伦和孝公主为妻,才免了满门抄斩的祸事,但园子却不能再是私宅。
  只要和珅府,不要皇帝位
  和珅死后,嘉庆皇帝把这座豪宅赐给了他的小弟弟庆郡王永璘。说到永璘,他可谓是历代主人里最钟爱这座豪宅的人了。

嘉庆皇帝画像
  传闻,早在和珅当道时,乾隆的诸位皇子便凑在一起商定,将来不管谁当皇帝,都要“灭”了和珅,可十七皇子永璘说:“将来不论哪位哥哥当上皇帝,只要把这座豪宅赏给我,我就知足了!”
  和珅被处死之后,嘉庆皇帝便将这座豪宅的西半部,赐给了这个“只要和珅府,不要皇帝位”的弟弟永璘。
  之所以只给他一半,是因为当时固伦和孝公主及其额驸丰绅殷德还住在那里。
  和孝公主是乾隆最宠爱的小女儿,她不仅天生神力,武功卓绝,而且性情、外貌酷似乾隆,乾隆因此爱她胜过所有的子女,他不只一次叹息:“你要是个阿哥,这个皇位将来非你莫属!”
  和珅倒台后,嘉庆皇帝还是念着兄妹之情,没有褫夺丰绅殷德的爵位,公主也依然住在原来的家中。这座宅第也就因此一分为二,西为庆王府;东为公主府。
  直到公主去世,整座府邸才全部归到庆王名下,那时,永璘已经死去三年多了……
  最后一任主人是“鬼子六”
  到了咸丰年间,皇帝把这座大院子赐给了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訢。

恭亲王奕訢
  这位亲王在兄弟中排行老六,又主张兴办洋务,常与外国人打交道,所以朝廷里的保守派就给他起了个“鬼子六”的外号。
  这个“鬼子六”手段可不简单,咸丰帝去世时,他与慈禧发动政变,亲手把慈禧扶上了“垂帘听政”的宝座,自己也身兼议政王、军机领班大臣等要职,重权在握,显赫一时。如今,我们所看到的恭王府的建筑规模与格局,就是在那个时候最后形成的。
  随着清帝退位,清政府灭亡,1921年,奕訢的孙子小恭王溥伟以八万银元的价格,把恭王府府邸的部分产权抵押给了北京天主教会的西什库教堂。十几年后,利上加利,原先八万银元的抵押款,滚到了近二十万,穷途末路的溥伟早已无力偿还这笔巨款债务了。
  1932年,由罗马教会兴办的辅仁大学,以教会之间的关系,用一百零八根金条代偿了这笔贷款,恭王府府邸的产权遂归这所大学,而花园的产权还在溥伟二弟手里,校方把府邸和花园之间的通道封死,府邸就与花园分开来。
  解放后,恭王府花园先后被公安部宿舍、北京风机厂、文艺出版社、红楼梦研究中心、国管局幼儿园、天主教爱国会所占据;府邸则被中国音乐学院及附中、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文联几家“瓜分”。
  高大的廊柱之间被砌上墙砖,成了屋子,人们在里面办公居住;幼儿园小朋友们每天蹦蹦跳跳的活动场地,曾是王府花园里美丽的湖池……
  1975年,病中的周恩来总理向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嘱咐了三件事情:建一座新的北京图书馆,修琉璃厂文化街,对社会开放恭王府是其中的第三件。
  为了实现总理的遗愿,恭王府开始了历时28年的腾退,终于在2008年将“分别已久”的花园和府邸合为一体,对外开放。

恭王府内的多福轩腾退前和腾退后对比(北京日报)
  恭王府的三绝之宝
  这座见证了“半部清朝史”的王府,也有着独一无二的传奇宝贝,民间有“三绝”的说法。
  一绝:西洋门
  如果要进入恭王府花园参观,必然要先经过这道汉白玉石拱门,又称西洋门。
  这座具有西洋建筑风格的汉白玉石拱门处于花园的中轴线上,是花园的正门。门额上外刻有“静含太古”四个字,内刻“秀挹恒春”四字,意为享太古之幽静,拥满园之春色,体现了深邃浑厚沉雄苍古的意境。

西洋门(北晚新视觉图)
  这道门并不是和珅建园子时候留下的,而是恭亲王改造时建造的。
  传说,恭亲王是希望可以凭借“引入西方文化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统治”的含义。但清朝的灭亡不可避免,这道据说是仿照圆明园“大法海”建造的拱门反倒成了昔日皇族终结的“见证门”了。
  据说,这种门当时在北京只有3个,如今却只有此门流传下来。因此成为恭王府的一处“绝妙之笔”。
  二绝:大戏楼
  恭王府的第二绝,则是位于后花园邀月台东部的大戏楼。

大戏楼(北京日报)
  这座戏楼呈三券勾连搭全封闭结构,南面是高约1米的戏台,用紫硬木雕花隔屏分为前台和后台,上面悬挂着“赏心乐事”的匾额。戏楼天花板和四面墙上画满藤萝和紫花,全部构造看不出一颗钉子,且四壁彩绘均为手工绘制,气势古朴清新,使观者有在藤萝架下看戏的感觉。
  据说,这个戏楼采用的是一种聚音的木料建造而成,再加上独特的内部结构,虽没任何音响设备,却能从各个角度上听清台上的声音。
  当年除了外请戏班子来演出外,王府主人与仆人经常在这里同台演戏,自唱自娱。王府中的红白喜事也在这里举办,热闹非凡。
  三绝:福字碑
  恭王府的第三绝,与一个字有关。这就是“福”字。
  传闻,和珅在设计这座园子的时候,共设计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藏于其间,取谐音“福”。除了前面的蝠池,后面的蝠厅和中间以邀月台为身子的整体蝠形建筑造型外,其他蝙蝠都藏身于长廊雕版之中,唯有这第一万个“福”不是蝙蝠,而是作为一绝的“福字碑”。
  这块碑是康熙皇帝的手笔,是他为祖母孝庄皇太后祈福所制。
  由于康熙留存世间的墨宝极少,加之这个字的设计巧费心机,其间包括了多个汉字,右上角的笔画像“多”,下边为“田”,左半边似“子”和“才”字,右半边又像“寿”字,整个福字可分解为“多子、多才、多田、多寿、多福”,是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五福合一的福字,所以倍显珍贵。

福字碑(北京日报)
  老谋深算的和珅不知用何手段将其从紫禁城中偷了出来。但是这么个宝贝却不能摆在明面上,于是和珅将其藏于邀月台下的滴翠岩中,而且放置石碑的地方恰为整座宅院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和珅的用心良苦。
  不过,这些煞费苦心的设计并没有保全和珅的荣华富贵,也没有改变清朝江河日下的衰败气象,但这座王府却在岁月变迁的百年沧桑中,洗练出一种雍容优雅的气质来。

恭王府后罩楼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百年沧桑变,今朝依旧妍。”
  烟波浩渺的什刹海畔,它依然是光芒不减的那颗明珠。
  (来源:“京报网”2017年10月11日11:46:30)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