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赵应云: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2019-08-13

  在改制转型为农商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过程中,农信系统应当努力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在坚持党建引领中传递温度,在担当社会责任中提升温度,在强……

  在改制转型为农商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过程中,农信系统应当努力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在坚持党建引领中传递温度,在担当社会责任中提升温度,在强化基层服务中彰显温度

  农信系统承载着六十余年的风雨沧桑,是离老百姓最近的金融机构之一,在改制转型为农商银行、建设现代金融企业的过程中,应当秉持长期积淀下来的好传统和好作风,努力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

  在坚持党建引领中传递温度。农村金融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农信系统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农信社改制为农商银行后,必须实现党的领导与法人治理的有机统一,真正把党的政治优势变为农信系统的改革优势、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湖南农信系统坚持以党建引领改革深化和发展转型,把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贯穿到各项业务工作之中。

  目前,湖南省各农商银行都按照支部建在网点的原则布局基层组织体系,全面推行党员责任岗、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的岗位承诺,形成关键岗位有党员把关、关键任务有党员担当、关键时刻有党员带头的良好局面,全面展现了1800多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1.6万多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此同时,湖南农信系统还通过党委合作共建、支部协同共建、党员互助共建等党建共创活动,推动各农商银行与地方党组织构建工作联合体和发展共同体,充分发挥乡镇(街道)金融组织员、行政村(社区)金融协理员、村组网格金融联络员的作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并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身边的金融服务。

  在担当社会责任中提升温度。农信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因农而强,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一直承担着重要的政策职能。坚持立足并服务“三农”,既是农信社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和基本定位,也是农信社最可靠的生存基础和最持久的发展动力。近年来,湖南省各农商银行坚持自身定位不动摇,以服务乡村振兴、服务脱贫攻坚、服务小微企业为己任,下大力气做透本土市场,自觉担负起支农、支小、支微的责任,并把它体现到经常下农村、虚心学农业、真情爱农民的实际行动上。目前,全省农商银行涉农贷款比例超过70%,小微企业贷款比例接近50%,扶贫小额信贷占全省90%以上,既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也实现了自身业务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系统与其它银行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和优势,切实提升了农村金融服务的温度。与此同时,各农商银行还主动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的沟通与协调,主动对接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展战略和中心工作,自觉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积极帮助地方党委政府解决融资难、化解债务、优化金融生态等难题,形成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事业共赢的良好机制,努力创造经济和金融共生共荣的生动局面。

  在强化基层服务中彰显温度。老百姓对农信社感情深,农信社与老百姓关系亲,老百姓与农信社几十年风雨相随、携手同行。今天的农商银行依然要保持这份深切的百姓情怀,转变作风,沉下身子,发扬宝贵的“挎包精神”,做新时代的“背包银行”,成为老百姓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最温暖的依靠。湖南农信系统在全省集中开展“金融普惠”行动,通过深入访、全面录、综合评、公开授、充分用五步要诀,推动全系统4万多名员工对全省2.4万个行政村走访慰问全覆盖,做到村村寨寨有人走、家家户户有人问,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并让广大老百姓及时掌握如何防范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套路贷等金融知识,进一步夯实了农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亲身感受到农商银行的温度,也对农商银行表达了更高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与此同时,湖南农信系统还注重提高网点效能,优化网点布局,不断向基层延伸机构和服务,向薄弱环节倾注金融资源,推动实施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经营网点超过4000个,其中80%以上分布在乡镇和社区,加上每个行政村的金融服务站,实现了物理网点全覆盖,并辅导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现代金融手段,持续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让老百姓感受到农商银行就是他们的良心银行、放心银行、贴心银行。(赵应云:湖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

  (来源:《人民日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