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次习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出席伦敦金融城的系列活动成为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伦敦金融城作为英国“经济心脏”,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评估未来双边金融合作前景?离岸人民币发展未来动力何在?就这些问题,《经济日报》记者采访了伦敦金融城市长叶雅伦。
叶雅伦表示,习主席的到来为中英关系的发展再添新动力。中国近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成就。英国作为一个传统的贸易国家,必须与不断兴起的新兴市场建立密切的联系,而中国是其中的核心。当前,两国市场参与者彼此间有着强烈的投资和贸易意愿,但是缺乏有效的渠道。需要双方政府层面的政策协调和促进。习主席此次访问将为双边金融投资合作提供更为便捷而有益的发展环境。
谈及此前中国股市和外汇市场波动,叶雅伦表示,中国股市和外汇市场的波动是正常的市场变化。和英镑此前有过25%的贬值波动相比,人民币4%左右的贬值不足为奇。近期美元的强势和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双重因素必然带来人民币贬值。因此,人民币贬值属于意料之中,也有助于中国经济的再平衡。关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叶雅伦认为,中国经济此前面临着高杠杆率、高负债率等一系列挑战。在此背景下,下调经济增速、调整经济结构是正确的选择。
在谈到股市的时候,叶雅伦特别强调未来的“沪伦通”将是一个双赢过程。尽管这一项目仍需要长时间来确定相关的细节,但是对于伦敦而言,这一机制无疑将提升伦敦金融城投资渠道的多元化,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便捷的进入中国在岸市场的渠道。对于中国而言,这一机制的建立也将更有利于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叶雅伦表示,在伦敦金融城掌管的资产中,有三分之一资产主要面向海外市场,这些资金在不断寻求资产价格较低而经济发展前景良好的外国市场。当前中国股票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数量不足,这是造成此前股市波动的结构性问题。未来“沪伦通”的引入,将便于外国投资者参与中国股票市场,使中国股票市场能够得到更好的价值评估,同时建立应对冲击的缓冲机制。
伦敦金融城在中英金融合作,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叶雅伦表示,金融城本身外汇交易量占全球比重高达40%,为维护这一市场份额,必须高度关注崛起中的国际货币。如果金融城没有牢固把握人民币的快速崛起这一趋势,其市场份额将会被稀释。与此同时,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希望为投资者提供的是多元化的一站式服务,而不仅仅是单一的美元金融产品。这是伦敦金融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经济动因。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情况,叶雅伦表示当前发展势头良好。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发展需要高度的目的性政策导向和政策可预测性。在这两个方面,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政策把握得非常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经开始运作,这是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进程中的又一大进步。人民币当前是全球第四大交易货币,伦敦金融城期待人民币能够在未来成为最主要的交易货币之一。伦敦金融城也将发挥自身的努力促成这一目标的实现,未来将在人民币进入SDR、推动中国碳金融发展、协助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等多领域,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本报驻伦敦记者 蒋华栋)
(来源:《经济日报》2015年10月22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