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鼓励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投放力度,央行于近期创设新的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其实质是为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提供一年期无息资金,资金规模与银行今年已发放的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挂钩。
不过,近日,多位来自中小银行和基层监管部门的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反映,为中小银行提供优惠资金来源,只是解决银行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低的一个方面,要想有效提高中小银行的小微信用贷款占比仍需多管齐下。银行出于风险防范的角度考虑会更偏向于有抵押或担保的小微贷款,这反映出银行用于评判企业信用资质的数据获取能力和渠道有限,或是银行基于已有数据的风险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同时,高管任职资格评定、银行监管评级、不良容忍度等考核都与资产质量挂钩,也会让银行有所顾虑。打通中小银行发放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的最后一公里,依然任重道远。
房抵贷依然是中小银行小微贷“香饽饽”
在中小银行超90%的小微企业贷款中,固定资产抵押占据了大头,几乎每家中小银行都有针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房抵贷产品。可以说,一套房产是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去银行申请贷款时最过硬的资质审核加分项之一。
“企业一般都是有限责任制,一旦出现破产等信用风险,无法保障银行能够追偿到足额的本金利息。但如果是给小微企业、商户的实际控制人放贷,将企业信用与个人信用绑定,对银行来说则是双保险。所以,中小银行一般愿意让企业主提供自己的房产做抵押申请贷款。”一家民营银行高管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北京一位从事美容行业的李女士对记者表示,她在北京与朋友合伙出资开美容店,去年曾因资金周转急需用钱向银行申请贷款,但因一般的大中型银行贷款流程长等不及,就转向寻求机制更灵活的城商行,最终以一套位于南三环的自住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100多万。尽管贷款年化利率超过10%,但城商行2~3天就能完成贷款申请审核并放款,对她来说也是次优选择。
中小银行偏好用房产抵押的方式给小微企业主发放贷款,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必要性,但长远看却应及早转型调整。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抵押担保类贷款与信用贷款的贷款机制和风控要求不一样,中小银行偏好前者反映的是一种传统信贷理念。长期以来,中小银行将抵押担保当作信贷风控最核心的要素,这或许是因为过去经历了经验教训后形成的一套逻辑,有一定合理性,但长远看,会制约银行的发展。中小银行需要积极调整理念,适应信贷风控管理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仅靠央行新工具 难有效释放信用贷款空间
央行的新工具为中小银行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来源,以此鼓励中小银行发放小微信用贷款,但从多位来自中小银行和基层监管部门人士的反馈看,要想有效提高中小银行小微信用贷款投放能力,仍需更多配套政策支持。
曾刚认为,新工具设计本身就体现了央行稳健的思路,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信贷资产风险不出表,购买信用贷款后委托放贷银行管理,贷款利息由放贷银行收取,坏账损失也由放贷银行承担。这不改变风险审慎的原则和标准,银行风险偏好无法有效提升,很难让银行短期内积极扩规模。
二是央行设定了资金使用期限,一年后银行要将无息资金归还。这就说明新工具只是一项阶段性政策,一旦贷款出现风险,后续还是会影响到银行。因此,银行在审核信用贷款时依然会坚持审慎原则。
“这种设计是央行兼顾服务实体和风险防控的平衡。”曾刚称。
货币政策需要支持实体,但同样也要保持正向的激励约束兼容机制,保证风险审慎的底线,防止银行产生过多道德风险,这正是稳健货币政策取向的内涵。
我国金融机构审慎经营的基本原则不宜遭到破坏,这是长期培养起来的经营理念和原则。
一位资深的银行从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对银行来说,决定是否给一家企业放贷的核心市场因素,是看风险收益能否匹配,抵押、担保只是手段。用行政监管手段让银行加大对特定群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效的政策主要有两类:一是挂钩银行高管任职资格核准、银行监管评级的硬性约束,如普惠金融“两增两控”考核;二是政策补贴,让银行觉得做这项业务划算,如再贷款、再贴现等。
华东地区一位基层金融监管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中小银行发放小微信用贷款就宜采用鼓励引导政策,而非硬性考核约束,否则容易出现银行变相重复授信“垒大户”的情况。对不少中小银行而言,发放信用贷款的风险相对较大,如果采取考核手段要求银行加大信用贷款占比,银行可能会选择在对已有小微企业发放抵押贷款授信额度的基础上,对其增加信用授信额度,这可能会导致对同一企业过度授信,并未达到“扩面”的效果。
曾刚还强调,央行的新工具只是鼓励银行发放信用贷款中的一环,不应被赋予过多的责任和寄托,目前还是应该让财政政策承担更多稳增长、风险分担的责任。
数据是解决信用贷款难题绕不过的坎
尽管整体看,中小银行对小微信用贷款投放的占比较低,但内部分化愈发明显。大数据、金融科技的发展,让近年来一些带着互联网基因的新兴银行异军突起,信用贷款反而为其信贷类型的绝对主力。但对城商行、农商行等传统中小银行来说,要实现信贷风控理念的转型,信用数据获取和分析的能力亟待提升。
曾刚认为,对小银行而言,发展信用贷款需要提升两方面能力:数据获取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小银行自身无法积累太多数据,主要依靠外部获取。外部获取的途径中,纯粹商业购买数据的成本太高,不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最重要的还是依赖政府整合公共事业数据,打造共享的信用信息平台。政府若能提供高质量的信用信息基础设施服务,也是解决了小银行的“无源之水”。
上述民营银行高管也表示,很多涉及个人物权、产权的数据信息无法向银行公开,或者银行查询的方式低效、复杂,这极大影响了银行实践普惠金融的有效性。例如,银行查询贷款申请人的房产抵押、车辆抵押信息,仍需申请人到政府部门人工查询,费时费力;一些涉及企业的税务信息也无法向小银行有效公开。
“对小银行来说,向政府部门查询企业主的产权、税务等信息有时是个痛苦的过程。能用到财产抵押融资的企业通常信用资质相对较弱,但不少政府部门之间数据未打通或开放程度不够,银行查询难度大。”上述民营银行高管称。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被看作是解决一些轻资产、不符合抵押或担保标准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信贷需求的方式,但实践中银行同样面临数据查询不便的难题。金融机构无法从公开的渠道查询知识产权的权利状态等。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银保监局局长韩沂曾透露,调研发现,政府部门掌握了大量银行服务民企与中小微企业迫切需要的信息,但目前这些信息尚未实现有效整合,银行无法免费快捷地获取,存在信息“贵”“缺”“断”等问题。他建议,推动建立统一的普惠金融信用信息平台,实现政务信息与金融信息互联互通,通过便捷的渠道、低廉甚至免费的方式为金融机构提供包括税务、工商、民政、司法、海关、公积金、公用事业缴费、不动产登记等各类信息,助力银企双方有效对接。
此外,除数据获取能力弱外,曾刚认为,小银行在数据分析建模方面也有待提升。不过,相比于前者,后者的困难更易解决,小银行可以利用外部赋能,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搭建大数据分析风控系统;同时,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已公开征求意见,未来,小银行可在合规前提下探索与外部机构合作联合放贷,提升小微信用贷款投放能力。(记者 孙璐璐)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