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英推动“沪伦通”可行性研究

2017-12-06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事之一,“沪伦通”的进展受到中英两国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在12日召开的“2016陆家嘴论坛”上,中英双方……

  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事之一,“沪伦通”的进展受到中英两国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在12日召开的“2016陆家嘴论坛”上,中英双方监管层均表示,正在推进伦敦证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之间开展“沪伦通”的合作事项。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表示,目前中英双方正在推动“沪伦通”可行性研究。如果“沪伦通”能够成功通过,则可为中英双方提供对接市场的机会。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Xavier Rolet指出,现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主要是散户市场,但在欧洲,特别是在伦敦,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在“沪伦通”启动之后,相关ETF产品可以给中英两国带来合作的潜力,因为这一产品可以使得本地市场进一步机构化,也会推动中国股票市场走向机构化,并为两国带来更多资产管理领域的机遇。
  两国金融合作走向深水区
  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开启中英金融合作的黄金时代”的会议上开门见山指出,伦敦证交所和上海证交所之间开展合作事项“沪伦通”,是非常令人兴奋的事宜,英方还希望能实现基金互认。
  英国被视为中国金融机构进入欧洲的桥头堡。随着近年来伦敦“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的不断拓展,在英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和非经营性机构的中资金融企业不断增加,国开行正式在伦敦设立代表处,中国银行在伦敦正式推出中国银行伦敦交易中心。
  中国银行副行长高迎欣表示,英国是全球的投融资平台。美国和日本的银行国际化也是从伦敦开始,最后落脚于伦敦。中国的银行这几年在英国发展相对较快,包括招商银行在内的股份制银行都在伦敦开立分支机构,即便如此,中资银行在英国的金融资产里的占比仅0.5%,而综观英国金融资产结构,超过50%来自国外。
  高迎欣还表示,未来中英两国在产品合作的平台上可能有更广阔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推进过程中,关于如何规避汇率、利率的风险,两国的金融界应加强合作,创造出更多的避险产品,以服务“一带一路”的战略。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在会上表示,IMF的经济学家把OECD17个经济体按照金融结构做了分类,发现50年之内全球经历了将近80次的经济和金融危机。然而,四个资本市场在金融体系中占比最高的国家危机之后复苏最快,分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 、澳大利亚 ;而金融体系以银行为主导的国家是奥地利、西班牙 、葡萄牙等复苏最慢,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发现。2008年之后包括英国在内的经济体复苏最快。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启示: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应更多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更大地提高资本市场在金融机构中的占比,同时改进该国的监管、提高市场运行效率。”祁斌表示。
  中英分享监管经验
  与英国等成熟资本市场相比,中国的资本市场建立的时间还不长,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亟待借鉴成熟国家资本市场的丰富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在本次会议上,中英双方就中国资本市场在对外开放的进程中,两国金融机构高管及管理层分享了监管经验。
  中国证监会国际合作部主任祁斌表示,英国在监管层面有三方面值得学习:一是英国市场的活力、自由和开放;二是英国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协作紧密;三是针对如何填补金融监管之间的真空。伦敦跟许多国家的监管者有非常好的国际监管合作机制,如何加强监管是中国向英国同行学习的方向。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监察督事Megan BUTLER在会上详谈了该国混业监管的思路。她指出,在英国,金融监管不是基于不同的业务线,而是基于风险。英国的金融监管是整合监管,银行、保险、对冲、资产管理、P2P、股票、股票中介等金融相关机构都被监管体系覆盖。
  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在会上提及,涉及两个市场的合作、两个区域的合作,监管的合作非常重要。他表示, “沪港通”之所以能够在短短几个月推出来,与内地和香港监管机构的互信合作、高效率的协作息息相关。对于“沪伦通”,希望双方监管部门在市场控制、在创新发展、投资者保护方面等取得平衡后,在效率合作上有所突破。这对将来中英项目的合作落地将很有裨益。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