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中东欧国家第五届经贸论坛在苏州举行,基础设施建设、国际产能合作、投融资渠道等领域再次成为“一带一路”话题中的焦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论坛上表示,目前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已在中东欧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代表处,中方支持中国同中东欧国家开展本币互换、本币结算、金融监管等合作。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角色与以往有何不同?金融服务的模式有何改变?风险又如何管控?
四个转变盯住巨大商机
亚洲开发银行测算,2010年至2020年间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至少为8万亿美元;世界银行则指出,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每年面临1亿元至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
庞大的市场蛋糕,也让一些“大象级”金融机构日益灵活。“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有了首笔‘走出去’的大型银团贷款。我当时是信贷员,但是身边所有贷款单据的格式都是针对国内业务的,很多事都无经验可循,现在则今非昔比了。”中国工商银行专项融资部总经理闫峻告诉本报记者,工行已经在同业内率先成立了总行层面的专项融资部,专门为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海外项目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在闫峻看来,新常态下金融业的对外开放已经出现四大方面的转变:一是由“受贷国”向“贷款国”转变;二是由学习、借鉴、模仿向摸索自己独特的道路转变;三是由单纯的对外贷款向结算、托管、咨询等全方位走出去转变;四是由被动跟随企业“走出去”向主动引领企业赴海外寻觅商机转变。
银企联动共解项目难题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仅“一带一路”境外专项融资便已完成115个项目,承贷金额198.8亿美元,而储备项目的总投资金额更是高达2092亿美元。快速增长的业务背后,则是金融服务方式的升级换代。
不久前,某装备项目由于国际市场环境出现不利的变化,原先项目相关方临时退出,一时间项目无法推进。此时,工行总行充分发挥“金融大脑”的功能,及时协调相关分支机构,利用结构化租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手段对项目结构进行了重构并引入了新的合作者,最终使各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如今,工商银行已经建立了总行、项目所在行、经营操作行、境内发起行、境外分销行的“五点一线”协同机制,如中国化工意大利倍耐力并购项目,即是在总行、北京分行、工银欧洲、米兰分行的多点协同下快速推进尽职调查、谈判和分销工作;再例如,越南海阳电站项目,便是由总行、河内分行、北京分行共同落实。
据了解,到2015年6月底工商银行已在4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99家机构,通过参股标准银行间接覆盖非洲20个国家,并与147个国家和地区的1604家境外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同时,工商银行的120家分支机构遍及“一带一路”沿线的18个国家。
金融服务嵌入世界经济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时,亦面临着投资回报率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等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
“中企出海确实会有风险,但这些风险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很多国家都很珍惜自己的信誉,法律适用也很透明。因此只要谨慎、专业,海外项目的风险不一定就明显大于国内的某些项目。”闫峻表示,工行每年都定期向数百家企业发布相关研究信息,帮助其及时、全面地了解全球市场动向,防范相关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工商银行还充分利用多方合作优势,在开发相关项目时积极邀请国内其他商业银行、开发性金融机构、西方大型商业银行等共同参与其中。“一方面,这体现出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另一方面,其他机构特别是西方国家银行的参与也可以让我们在化解相关风险时拥有更多渠道。”闫峻说。
专家指出,在中企出海的过程中,银行决策集中度更高、金融服务方式更加多元灵活,意味着大型银行海内外分支机构的功能已经远超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传统层面,而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驱使下,中国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世界实体经济的最新表现。(本报记者 王俊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11月28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