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7月22日接连释出4个重磅消息:上午8点,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率先下调10个基点至1.7%;8点半,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对卖出中长期债券的中期借贷便利(MLF)参与机构,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9点,两个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均下调10个基点;14点,三个期限的常备借贷便利(SLF)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此次果断降息,展现出货币政策呵护经济回升的决心,是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要求的积极响应。
响应三中全会精神 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
靴子落地,市场迎来期待已久的包括政策利率在内的多个关键利率下调。
这是自2023年8月以来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首度调整,彰显出货币政策呵护经济回升的决心;SLF利率跟随下调则是为了维持利率走廊稳定;LPR下调将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进一步稳中有降,也可以为居民节约房贷利息负担,增强消费能力;适当减免MLF操作的质押品,则可以增加可交易债券规模,缓解债市供求压力。
分析人士表示,政策利率下调预计将通过金融市场逐步传导至实体经济,促进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4.7%,较一季度放缓,特别是居民消费恢复较为疲软。
“虽然政策利率下降面临内外双重约束,但通过调降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仍然具有现实必要性。”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从内部看,市场对降息呼声较高。通过降低LPR,引导贷款实际利率下行,有助于降低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提振有效融资需求,促进经济加快恢复回升。特别是5年期以上LPR下降,无论是存量房贷和新增房贷利率将得以降低,居民房贷利息支出减少,将有助于提振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董希淼还表示,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之后,央行此次果断降低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下行,是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和要求的具体体现,体现了货币政策灵活适度、呵护经济回升的决心。
东方金诚则指出,央行降息符合预期,显示货币政策在稳增长、推动物价温和回升方向发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要求“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意味着下半年宏观政策将适度向稳增长方向发力。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还宣布对卖出中长期债券的MLF参与机构,阶段性减免MLF质押品。
中信证券10个交易日涨幅15.37%
春江水暖。7月22日,中信证券的热度被视频博主上海爷叔周末的言论点燃,双方的关注度均在极速提升。
对于中信证券本周将封住涨停板的言论,上海爷叔并无提供分析依据。但自7月9日以来中信证券开启“十连阳”模式,股价确实节节攀升,10个交易日涨幅高达15.37%。
但从2024年二季度,公募基金的持仓统计情况来看,券商板块仍维持低配。国金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舒思勤在研报中指出,“从2024年二季度来看,非银板块公募配置比例环比微升,但仍显著低配。”
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板块被公募基金低配已充分反映利空因素,后续流动性改善、利好性政策有望出台及行业并购潮将利好板块估值修复。
券商板块近期的活跃,从消息层面来看,业内人士认为,是受多方原因影响。
就7月22日来看,当天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均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这是LPR年内迎来的第二次调整,此前2月,5年期以上LPR下降了25个基点。
上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其中多处表述提及金融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及目标,整体来说,要持续深化金融改革,统筹发展和安全。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解读《决定》中的十五项关键细节时提到,《决定》指出要制定金融法,以及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纳入监管;筑牢有效防控系统性风险的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构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防火墙”。
同时,《决定》中提出,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郭磊认为,这一点可能代表着当前阶段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思路。具体包括支持长期资金入市;强化退市制度;完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行为规范约束机制;完善分红激励约束等,投资和融资协调将有利于资本市场的内生稳定性提升。
外资“好声音” 印证中国资产“磁吸力”
当地时间7月22日,美股三大指数震荡走高。中国资产表现强势,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大涨2.77%,明显跑赢美股大盘。
中概股中,物农科技、金生游乐、恒源电动汽车、阿诺医药、一起教育科技均涨逾10%;热门中概股中,好未来、虎牙直播均涨逾7%,高途集团、小鹏汽车均涨逾6%,名创优品、蔚来均涨逾5%。
近期有不少机构表达对中国经济或中国资产的乐观看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16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IMF首席经济学家皮埃尔-奥利维耶·古兰沙表示,中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仍是全球经济主要引擎。
中金公司表示,美国6月通胀明显低于预期,进一步提升了美联储在9月降息的概率,全球资金配置边际转向,中国资产关注度有望重新回升。
2024年以来,多家外资机构申请来华新设券商机构,或寻求拓宽在华业务布局。
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身影,既印证了中国资本市场开放和国际化进程在稳步推进,也表明中国资产仍然是全球投资者难以忽视的重要投资标的。
7月16日,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成立。中国证监会于今年4月核准设立法巴证券(中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继摩根大通证券、高盛高华证券、渣打证券之后,中国第四家获批设立的外商独资券商。
随着中国经济活力逐步恢复,更多外资机构表现出对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乐观态度。同时,A股相对较低的市场估值水平和中长期修复空间也吸引了外资机构关注。
高盛等多家外资机构提示,纵观全球主要地区股市,当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具备吸引力,特别是估值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蓝筹股、大盘股。
2024年A股投资已进入下半程。多家机构特别是外资机构表示,将从人工智能、高股息、制造升级、全球供应链重构等领域挖掘A股结构性机会。(综合)
(来源:《证券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