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其中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各10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3.00%和3.10%。
据介绍,这是央行继去年11月和今年2月之后,第三次通过香港金管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的连续成功发行,既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满足了市场需求,也有利于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发行央行票据的作用主要是回收市场流动性。近期香港人民币市场流动性非常充裕,人民币贬值幅度比较大,发行央行票据会让做空人民币的难度提高。”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0亿元央票实质性的意义可能不大,但信号作用明显。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15日公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8649元,较上一交易日下调284个基点,连续5个交易日下跌,是去年末以来新低。离岸市场反应更为剧烈,5月14日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一度跌破6.91关口,从5月5日至5月14日,已累计下跌超过1200基点。
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目前人民币汇率已经是第三次逼近“7”整数关口,而保“7”与否也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那么,央行此时出手稳汇率,是否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要保“7”?
有分析指出,央行选择何时出手稳汇率,与汇率的具体点位无关,关键是观察市场的结售汇情况。
“汇率点位从来不是最重要的,货币当局首先考虑的是资金流动压力,如果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有效,结售汇逆差不大,是否破‘7’并不重要。”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主管韩会师认为。
赵庆明也表示,对货币政策不需要过度解读。比如,此次发行央票是央行继去年11月和今年2月之后,第三次在香港发行,而2月发行时的人民币汇率并无大幅波动。“不同阶段流动性的松紧程度是不同的,发行利率的市场环境也是有差异的。”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是央行的职责所在,在汇率大幅波动的时候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我国当前实行的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必要时候可以从工具箱里拿出工具来调控一下。”赵庆明说。
对于企业如何应对汇率大幅波动的问题,赵庆明认为,从2015年“8·11”汇改到现在已经将近4年的时间了,企业对汇率波动的适应性已有所提高,不再恐慌。“汇率基本稳定并不是说在一定点位上固定不变,稳定是相对的,波动是必然的,企业不应该再抱有汇率绝对稳定或是单边升值、贬值的想法。未来,双向波动将越来越常态化。汇率风险不可避免,企业应该学会积极运用工具来管理汇率风险。”(本报记者 姚进)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