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存贷款首次双双过千亿,今年前八个月保费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全市银行理财产品存续金额达2980亿元……记者昨日自市金融办获悉,青岛财富管理金改区获批两年多来,资金流“洼地”效益日渐明显,为实体经济发展再添“新血液”。
今年以来,我市新增金融机构9家,金融机构总数达到230家,其中新增银行类金融机构2家,银行类金融机构达到60家。银行机构不断聚集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扩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4293亿元和12821亿元,新增存贷款分别为1138亿元和1244亿元,存贷款新增量不仅首次双双超千亿,而且也超过去年全年的存贷款增量。
社会融资总规模的扩大正是岛城各银行机构不断扩大信贷投放,支持实体经济的真实写照。来自青岛银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银行机构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192.8亿元,同比增长114.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70.5元,比年初增加168.7亿元,同比增长11.5%,贷款户数较年初增加1837户,申贷获得率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涉农贷款余额2748亿元,比年初增加236元,同比增长14.8%,高于贷款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
截至目前,我市保险资金运用规模达到173亿元,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岛城保险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前八个月保费收入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在五个计划单列市中,保费增速列第1位,保险业保费规模列第2位。保险服务保障功能也不断拓展,保险业累计提供保障金额5.2万亿元,同比增长57.1%。1至8月,保险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70.8亿元,同比增长29.2%,保险从业人员7.8万人,比年初新增2.3万个就业岗位。
不仅仅是实体经济,青岛的资金流“洼地效应”也让市民受益匪浅,财富管理行业统计指标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银行理财产品存续数量9737款,金额2980亿元,同比增33%;119家证券分支机构客户总资产达2435.8亿元;销售理财型保险产品60.9亿元;登记私募机构109家,管理规模242.6亿元,较年初增长44.3%。
正如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所说,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三要素,只有畅通的资金流才会带来丰富的信息流与物流。扩大青岛的资金规模,从而提供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资金支持,让青岛成为资金流的“洼地”,正是青岛财富管理金改区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傅军)
(来源:《青岛日报》2016年10月14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