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农银行董事长两年三次增持
2022-07-19 热点
上周(7月11日-15日)A股银行指数连续三天下跌,部分银行股更是创出了上市以来新低。面对持续低迷的股价,部分银行的高管又通过增持来提振股价、表达对相应银行前景的看好。
记者注意到,苏农银行(603323.SH)董事长徐晓军2年内3次宣布增持公司股份,累计金额将超过400万元;南京银行(601009.SH)在宣布董监高有意自7月11日起3个月内增持股份后,7月12日就买入了近500万元股份,堪称神速。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A股已有苏州银行、齐鲁银行、厦门银行等近10家银行宣布实施稳定股价措施,高管、股东宣布增持的也不在少数。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表示,短期看,市场担忧情绪或对银行板块形成压力;中长期看,预计风险有望平稳化解,整体影响可控。
农商行董事长先后掏400万增持
上周银行股愁云惨淡,在7月13日银行指数大跌2.02%的基础上,7月14日、15日又分别下跌1.93%、0.65%;部分银行股更是屡创新低,比如青农商行7月15日收盘价为3.05元/股,不仅是年内新低,也是2019年A股上市以来的最低价。
在银行股整体低迷的背景下,高管增持卷土重来。
苏农银行7月13日宣布,公司董事长徐晓军、现任董事、总行副行长缪钰辰、现任监事朱九锦计划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不少于200万元公司A股股份。其中,徐晓军计划增持不少于100万元公司股份,增持计划实施期限为2022年7月13日起6个月。
苏农银行表示,董事长徐晓军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决定增持公司股份,后续增持所需的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不存在因所需资金不到位而导致后续增持无法实施的风险。
记者了解到,在此之前,徐晓军已先后两次增持苏农银行股份。在2021年1月25日-2月8日期间,徐晓军以集中竞价方式增持46.28万股,累计增持金额218.70万元;2021年9月7日-11月5日期间,徐晓军又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苏农银行20.32万股,累计增持金额101.65万元。
如果加上此次公布的增持计划,徐晓军两年间将自掏腰包400余万元增持苏农银行股份。不过,从苏农银行的走势看,徐晓军的前两次增持略有盈余。据测算,徐晓军前两次增持的均价为4.81元/股,而7月15日苏农银行的收盘价为5.21元/股,徐晓军账面盈余26万多元。
除了苏农银行外,南京银行高管们也“闪增”自家银行股份。据披露,南京银行7月10日宣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价值成长的认可”,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和部分董事、监事合计20人,计划在7月11日起3个月内,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增持不少于845万元南京银行股份,增持人员包括董事长、监事长、7位副行长及业务总监、独立董事等。而在7月12日,也就是增持计划刚刚开始的第二天,南京银行上述“董监高”们,就从二级市场购买了47.53万股南京银行股份,增持金额480.87万元,占本次增持股份计划金额下限的56.91%。
高增长中小银行受关注
其实,除了上述两家银行外,苏州银行、齐鲁银行、瑞丰银行、邮储银行、厦门银行、紫金银行等也都在6月之后宣布了稳定股价方案或实施进展公告。
齐鲁银行6月9日披露,持股5%以上的股东及公司现任领取薪酬的董事(不含独立董事)、监事长、高级管理人员,将增持合计不低于5420.65万元的齐鲁银行股份。苏州银行6月14日披露,现任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拟以不少于上一年度自行领取薪酬总额(税后)的15%,即不少于205.91万元用于增持苏州银行股份。
记者注意到,尽管股价低迷,但银行股业绩依然不俗,尤其是刚刚披露了业绩快报的6家中小银行,仍保持着较高增速,受疫情影响相对有限。
苏农银行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88亿元,同比增长6.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7亿元,同比增长21.87%。据披露,苏农银行2022年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总资产1704.74亿元,比年初增长7.40%;总贷款1044.46亿元,比年初增长9.64%。其实,苏农银行的业绩增速在已披露业绩快报的6家银行中并不算优异。经济导报记者了解到,南京银行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5.32亿元、101.50亿元,增速分别为16.28%、20.06%;杭州银行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分别为172.95亿元、65.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26%和31.52%;江苏银行、无锡银行、张家港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80亿元、10.20亿元、7.6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0%、30.27%、27.68%。
“6家银行利润增速均在20%以上,其中杭州、江苏和无锡银行在30%以上,预计仍领先于同业。”国盛证券分析师马婷婷分析称,6家银行均位于长三角地区,除无锡银行外,其他资产同比增速均在10%以上,贷款同比增速均在15%以上,且6家银行业绩快报披露不良率均在1%以下,显示受本轮疫情影响相对有限。
对于“停贷”事件对银行的影响,沈娟表示,多家银行已披露停贷事件摸排情况,涉及的按揭贷款规模较小,整体风险可控。“由于银行通常为发放开发贷的项目匹配相应按揭贷款,因此预计涉及停贷的银行或主要是与出险房企有合作的银行,风控标准严格的优质银行受影响较小。”沈娟表示,仍看好优质银行加配机会。(记者 段海涛)
(来源:《经济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