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正文

易纲:继续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政策框架

2021-10-22 热点

  10月21日,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继续举行。当晚,在“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论坛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围绕国内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进展,以及对下一步引导市场资金支持绿色发展的安排发表看法。
  易纲表示,我国高度重视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工作。在2018年发布了《关于完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建立了总体制度框架。近期央行和银保监会公布了19家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名单,明确了附加的监管要求。19家银行中有6家国有商业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和4家城商行,它们的资产加起来占银行业总资产的60%。
  易纲强调,认定系统重要性机构并完善相关监管制度,有助于抓住重点,更好促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定。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央行始终把握平稳过渡,维护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的要求。总体来看,19家银行的覆盖面总体合适,附加监管指标要求总体适当,比如资本充足率方面,目前19家银行均已满足了监管要求。同时,还对不同组别的银行设置差异化、阶梯式的监管指标,并设置1年多的过渡期。
  “这些安排既可以有效促使银行做好资本规划,增强抗风险能力,也不会产生太大的资本补充压力,有助于避免信贷紧缩效应,有助于维护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易纲称。
  同时,稳健的银行体系离不开稳定的货币政策环境。易纲表示,过去几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工作力度很大,对于化解信贷周期风险起到了很大作用。其中,银行收入的稳定增长为不良贷款核销提供了有力支撑。
  “现阶段,利息收入在我国银行业收入中仍占有较大比重,保持正常货币政策,保持利差水平处于合理区间,有利于促进银行体系更好地为实体经济增长服务,也有利于维护金融稳定。”易纲称,银行可以用这些收入,一方面补充资本金,另一方面也可核销不良资产,同时尽量地降低贷款成本,为实体经济做好金融服务。
  此外,为维护金融系统稳定运行,易纲强调,要继续坚持金融分业经营的基本格局。过于复杂的金融业务和产品设计会干扰风险定价并加速风险传染,我国金融业坚持分业经营,混业程度和业务复杂性相对较低,经营总体稳健。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分业经营的基本格局,强化风险隔离体制机制建设。
  支持绿色金融发展方面,易纲透露,央行正在组织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金融机构也应积极通过环境风险分析主动评估和管理相关风险。同时,央行正在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清洁能源发展,强化能源总体的供应能力。
  “今后,央行将继续完善我国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政策框架,维护好金融稳定。我们也期待中外系统重要性银行能够共同建立气候友好的愿景目标,带动更多的市场资金支持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易纲称。(记者 孙璐璐)
  (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