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 财经 > 正文

把农户发展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25-01-08 创业, 财经

深冬时节,在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镇董家圪崂村,一座座食用菌菇大棚格外显眼。大棚内,一架架整齐排列的菌棒上,一丛丛滑子菇长势正旺。

“一个菌棒可以采7茬菇,平均一个大棚的收益能达到2万元。我们家承包了16个大棚,利润非常可观。”菇农张保国说。

大棚里菇香扑鼻,一朵朵滑子菇为当地群众撑起一把把“致富伞”。

董家圪崂村的这把“致富伞”来得并不容易。过去,该村投资建起了大棚,发展菌菇产业,由于管理不善,原先承包菌菇种植的企业放弃经营。2023年,周家硷镇引进榆林菌舰开发科技有限公司继续发展菌菇产业,并采用“公司+家庭农场+农户”模式,由公司向农户提供“保姆式”种销服务。

“具体来说,就是公司承包大棚后分包给家庭农场。农户从公司买菌棒,待菌菇养成后卖给公司。公司经过初加工后将菌菇产品卖给下游的企业,将农户纳入到菌菇产业链中,让农户和公司结成利益共同体。”榆林菌舰开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高华说,“一个菌棒4.2元,可以培养出三四斤菌菇,农户收获后以每斤2.3元的价格卖给公司,中间的差价就是农户的纯收入。”

目前,董家圪崂村菌菇大棚基地已成为陕西最大的滑子菇集中栽培区域之一,种植部分年产值700余万元,每户家庭农场年收益10万元至15万元。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近年来,陕西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为根本,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积极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将小农户牢牢嵌入增收致富的大产业。

为有效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陕西持续优化政策措施,培优培强经营主体,相继印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家庭农场培育若干措施和加快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实行差异化管理,精准化施策,并制定陕西省土地流转管理细则,在全国率先出台苹果托管服务规范,坚持土地流转型和服务带动型两种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发力。截至目前,全省共培育合作社6.7万家、家庭农场10.7万家,基本实现行政村、主导产业和产业农户全覆盖,托管服务面积5745.9万亩次,惠及农户258.2万户,实现营收43.8亿元。

1月6日,记者走进西安市鄠邑区甘河街道围棋寨村。蔬菜大棚里不时传出欢声笑语,七八名村民正在采摘上海青。

“我们的上海青现采现卖,全部供应给网购平台,根本不愁卖。”鄠邑区荟丰园艺家庭农场负责人姜瑞娟说,天气暖和的时候,她们卖的都是田里的蔬菜,现在天气转冷,大棚里的蔬菜又开始上市销售了。

作为创业担保贷款的受益者,姜瑞娟如今已是一名杰出的乡村创业带头人,其家庭农场规模达68亩,主要种植库拉索芦荟、多肉植物等苗木花卉以及青菜、圆生菜等蔬菜,年均收益突破50万元。更重要的是,她的农场可为周边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季节性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周边农户增收15万元左右,有效拓宽了周边农户收入渠道。

姜瑞娟的经历是陕西深化政银合作、以“真金白银”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个缩影。我省农业农村部门对接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累计为3486家家庭农场贷款11.5亿元,通过“新农直报”平台和“信贷直通车”平台分别为经营主体贷款1.43亿元、担保贷款1.5亿元,有效化解融资难题。

不仅如此,陕西还多措并举扶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技术能手等发展成为专业大户或家庭农场主;通过认定备案、注册登记等方式,鼓励适度规模的种养大户转型为家庭农场;支持兴办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社,推动跨区域合作和同业联合发展;

重点扶持一批实力强、成长性好、竞争优势明显的农业龙头企业;加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提高植物保护、动物防疫等公益性服务水平,同时鼓励发展经营性服务组织……近年来,陕西3个县入选首批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8个县区创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县……陕西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本报记者 刘印)

(来源:《陕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