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农垦考察调研。他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一年生产粮食400多亿斤,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粮超过6000多亿斤。历经几十年的开发建设,被称为“北大荒”的黑龙江垦区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战略后备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支援国家建设、维护边疆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
北大荒地处高寒地区,因“荒芜”得其名。这里总面积5.76万平方公里,分布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完达山和小兴安岭地区。1947年,为响应毛泽东同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号召,伴随着解放战争的硝烟,一批军人来到这里,在荒原上点燃了“第一把火”,拉动了“第一把犁”,唤醒了沉睡的荒原。
20世纪50年代中期,王震将军亲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由此开始规模化的开发建设。随后,5万大专院校毕业生、20万各地支边青年、54万城市知识青年先后投身北大荒。
早起三点半,归来星满天,啃着冰冻馍,雪花汤就饭。这首当年流行的歌谣,是北大荒人在此生活的真实写照。半个多世纪以来,黑龙江垦区广大人民群众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培育和锤炼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垦荒大军前赴后继,用青春、热血、生命诠释了这一精神。
北大荒这片热土,涌现出许多杰出的青年形象。1948年,18岁的梁军在黑龙江北安参加拖拉机手培训班,是班上70多名学员中唯一的女学员。为了学好驾驶技术,她咬牙搬起几十斤重的拖拉机零件,令其他男学员刮目相看。“别看我是女子,再苦再累都不怕,我向党保证,坚决完成学习任务”。就这样,梁军以坚韧的意志力参加到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之中,她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也是1962年4月发行的第三套人民币壹元纸币上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型。新时代赋予了北大荒精神新的意义。如今,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要求,北大荒人深化国有农垦体制改革,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推动资源资产整合、产业优化升级,建设现代农业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努力形成农业领域的航母。北大荒精神与时俱进,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
“我理解的北大荒精神是自强不息,是奉献不止。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目标,把我们北大荒人联结成一个团结一致的群体。”今年71岁的第一代北大荒人葛柏林,11岁便随父亲来到北大荒,在此耕耘奋斗60载春秋。提及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老人兴奋不已,“总书记来到我们北大荒,对我们是肯定和鼓舞,太让我们振奋了!”
北大荒博物馆内,一面长达25米的铜墙上,镌刻着长眠于黑土地的北大荒人的名字,历史不会忘记,他们是12342名拓荒者。如今,更多的北大荒人及其后代依然在此奋斗拼搏,将这里从人迹罕至的“莽莽荒原”建设成富饶丰盈的“中国饭碗”,是北大荒精神造就了这样的奇迹。
这片神奇的土地,因精神而不朽。(本报记者 方圆)
这片神奇的土地,因精神而不朽。(本报记者 方圆)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