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班列(青岛号)准备启程(王孔文 摄)
截至目前,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已开通中亚班列、中欧班列、中韩快线、中蒙班列、东盟专线等5条国际班列,可北达俄蒙、南连东盟、东至日韩、西到欧洲,构建起“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西拓欧洲”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周伟 通讯员 宋双利)
本报讯 昨日,随着几声汽笛鸣响,青岛地区第3050列和3051列中亚班列(青岛号)分别于上午和下午从位于胶州的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启航,约12天后,它们将抵达目的地——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
记者在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内看到,专列启航前的准备工作繁忙而有序,或红色或蓝色或白色的集装箱排列整齐,横穿场站的两条铁轨旁,数座巨型龙门吊正抓起集装箱,运至中亚班列(青岛号)列车上。在此次运输的货物中,有一种青岛本土企业制造的人造草皮引人注目,因为它能和即将举办的俄罗斯世界杯产生联系,可以用在世界杯的训练场地或是球迷互动区域。装在集装箱内的人造草皮每月以20个标准集装箱的量,经中亚班列(青岛号)运至哈萨克斯坦,再分转至俄罗斯。“第3050列班列共载有50个集装箱,货源主要以日韩过境的润滑油、铜制品、塑料颗粒、家具和轮胎等为主。这些货物主要从日韩而来,到达青岛港后,由‘胶黄小运转’运至胶州,再由中心站发出,每周三列。”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市场部经理张照宇说。
据介绍,中亚班列由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发出后,经由胶济线、太中银线,从新疆阿拉山口和霍尔果斯离境口岸出境,一条路线经阿拉山口发往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吉尔吉斯斯坦的比什凯克,另一条线路经霍尔果斯发往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塔什干及土库曼斯坦的阿什哈巴德。“班列全程4000余公里,运行时间比海运节省约30天,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并且每个标准箱能省下2000美元左右的运费。”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常务副总经理魏学伦介绍,现在货物开始上量,目前国际班列基本能达到每天一列,高峰时中亚班列、中欧班列、东盟班列同日各发一列。同时,该站将积极筹备当地的板材等返程货源,争取实现双向运输。
2014年,海关总署正式批复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海关监管场所为全国第二家、沿海首家“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货物进入中心站即视为抵达码头前沿,可“一站式”办理铁路运输、船舶配仓、货物集港、报关报检、码头、铁路结费等全部海铁联运业务。随着海关的入驻,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所推行的“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实现了出口货物运抵中心即可直接报关放行,运抵港口后即可直接装船发运,使其便捷优势进一步凸显。“货物无需转场即可完成海关的查验,运输时间由此可以节省四至五天。”魏学伦介绍说,通过设置海铁联运直通闸口,整合海关、港口、铁路信息,搭建口岸多式联运监管平台,提高了海关通关效率。
截至目前,中铁联集青岛中心站已开通中亚班列、中欧班列、中韩快线、中蒙班列、东盟专线等5条国际班列,开通胶州至乌鲁木齐、西安、郑州、洛阳、宁夏西大滩、成都、新疆库尔勒等7条省际固定班列以及1条胶黄小运转海铁联运班列,对内辐射省内外集疏青岛港货源,对外可北达俄蒙、南连东盟、东至日韩、西到欧洲,构建起“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西拓欧洲”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
“随着国际国内班列的线路的不断开通及延伸,青岛将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共商、共建、共享、共荣的‘新丝路’朋友圈。”魏学伦说。作为青岛建设互联互通贸易枢纽城市的重要节点,位于胶州市的中铁集装箱青岛中心站是全国18个特大型集装箱中心站之一,自2010年8月投入运营以来,已与全国铁路近600个集装箱办理站开展运输业务,与西安、洛阳、郑州、乌鲁木齐等重要中心站开行了集装箱班列;与阿拉山口、霍尔果斯、满洲里和二连浩特等过境口岸相连,2012年获得铁道部和国际货协跨境运输资质,承担着山东半岛乃至周围各省的集装箱铁路运输重要功能。
2017年,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完成作业量42.1万标箱,同比增长18.3%,持续保持高幅快速增长。2018年1至4月份,完成集装箱作业量16.1万标箱,同比增长14.2%。
(来源:《青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