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急需破解“进村难”
2017-12-04 财经
我国广大的农村经济如今面临融资难、金融服务不足的困境。日前发布的《2015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报告》表示,国有商业银行网点在农村不断收缩,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满足“三农”需求。专家指出,在经济转型升级倒逼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服务”急需“上山下乡”,以弥补农村金融的短板,激发农村经济的活力。
农村仍是金融“半荒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金融支持,比如多种产业需求快速增长、基础建设资金需求趋旺、农业结构调整资金需求大幅增长等。但在现实中,却遭遇金融机构网点减少、覆盖率下降、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等瓶颈。
由一亩田集团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报告》显示,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在农村不断收缩,农村信用社成为支农的主力军。此外,传统金融机构不仅难以提供支持“三农”的金融服务,反而使得资金流出农村。
而最大的瓶颈在于资源配置的扭曲以及低效率。《阿里农村互联网金融报告》分析称,稀缺的金融资源被“农业大户”、“龙头企业”等“不差钱”的经济单位占用。由于存在层层上报和逐级审批,政府支农资金的时效性大打折扣,金融活动变成了“慢牛拖快车”。
像小微企业一样,农村金融也面临融资难且贵的尴尬。“从经验和调研的情况看,农村金融的核心问题仍在于信贷。对于农民而言,这一问题更多地体现在贷款的可获得性和价格。对金融机构而言则是贷款风险和收益。”《阿里农村互联网金融报告》指出。
服务成本高企不下
金融荒地的出现,与我国许多农村经济发展状况有关。《阿里农村互联网金融报告》表示,在农村地区经济空心化、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财务信息匮乏以及抵押品不足的背景下,资金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农村金融服务成为难啃的骨头,一亩田集团CEO邓锦宏分析说,一是因为农村家庭资产信息化程度低;二是农业生产和交易的不确定性较高,从而偿债能力具有不确定性;三是缺乏有效的资产评估机制;四是交易双方没有信用累积。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信息闭塞、资金匮乏的现状,也使得金融服务成本过高。有关统计显示,中国农村人口众多与地广人稀并存,物理网点的建设成本高,覆盖人群有限。经过多地调研,一家标准的物理网点的成本通常接近200万元人民币/年。
传统金融在农村难显身手,但互联网金融却大有可为。有关报告认为,互联网金融将通过自身的草根、快速等多重优势,真正将金融服务嵌入到农村经济的各个环节,缓解资源错配,改善配置效率。
专家表示,电子商务高频、小额、快速的特征与中国农村传统的一家一户经营模式高度契合。当“电商化”达到一定程度后,互联网金融便能利用电商平台沉淀的数据嵌入农村新经济。在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济管理司司长张红宇看来,互联网金融在传统的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平衡之间,提供了成长性和革命性的巨大空间。
“上山下乡”分步实施
现在,庞大的网民数量为农村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已接近30%,有人形象地说,我国农村网民总数相当于一个俄罗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对于互联网金融进村,《2015中国农村互联网金融报告》指出,大数据资源,将成就大信用金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表示,大数据提供了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
许多工作将分步实施。《报告》称,未来农村互联网金融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全面丰富农村互联网金融产品,整合农村闲散资金和小资金量,以农村资金助力农村经济发展,全面释放农村金融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农业产业链发展。
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金融将丰富农村金融供给。专家建议,应加快农村互联网金融保障制度建设,完善农村互联网的监管机制,加快互联网金融相关立法。(本报记者 罗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年6月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