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努力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贵慢问题

2021-10-09

  枝江农商行是枝江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主办银行。自2015年来,累计向枝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简称农合联)会员投放贷款24520户76.89亿元,现有余……

  枝江农商行是枝江新型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主办银行。自2015年来,累计向枝江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简称农合联)会员投放贷款24520户76.89亿元,现有余额8846户19.21亿元,比试点前分别增长1617%、842%;累计向人行争取再贷款11.7亿元;平均利率从7.46%下降到4.67%;不良率从3.41%下降到0.81%。
  2021年来,枝江农商行认真贯彻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贯彻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县域规划”,探索服务新模式,推动惠农政策落地、要素整合和科技赋能,有效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贷款贵和贷款慢问题。8月末,全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25.85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3%。
  坚持“四政融合”,探索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模式
  构建“政府性规划+政策性补贴+政务性信息+政府性担保”模式,打通信贷投放的堵点并形成新的增长点。一是跟进政府规划,确保投向精准。紧跟市委、市政府主导的米果蔬、猪牛鱼等6大产业链投放贷款。二是综合运用政策,实现成本下降。坚持“补费用不如补利息”思路,综合运用中央及地方涉农政策补贴,撬动20倍以上信贷资金投入,以政策杠杆降低融资成本。三是共享政务信息,推动数字金融。将创业担保贷、荆楚小康贷等产品逐步推送到市民E家,实现30万元以下贷款全部线上化。四是引进政府增信,破解抵押难题。加快推动小额贷款信用化。创新与省农担、省再担、金桥担保和天雨农担的合作,扩大见贷即担范围,实行代偿上限和叫停机制。
  坚持“四化管理”,提升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效能
  坚持实施“四化”服务,推动金融“活水”从大水漫灌向细水长流转变。一是服务精细化。向全市176个村组社区派驻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特派员103名,做政策宣讲、谋乡村产业、抓信贷投放。从3月初派驻以来,净投放涉农贷款2259户3.13亿元。二是服务精准化。依靠村书记和产业带头人摸清情况,按照10万元以下批量授信、10万元以上精准授信的方法,全面授信、随时用信、周转使用。累计向全市176个村29773户授信18.46亿元;累计用信4078户7.12亿元。三是服务数字化。以农合联为纽带,以荆楚小康贷、创业担保贷为主要产品,实现市民E家信息数据与农商行信贷系统有效衔接,对3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实现非人工干预。操作性更强、体验感更好、政策运用更充分。四是服务体系化。以专业合作社为核心,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产业链服务,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坚持“四分机制”,把握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风险
  控制风险才可持续投放。为使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更加稳健、更可持续,一是坚持风险分散。把贷款做小做散,现有新型经营主体贷款8806户19.06亿元,户均21.64万元,逾期客户63户1525.23万元,仅占客户的0.72%,新型经营主体贷款已成为风险最低的贷款业务。二是坚持征信分流。近3年通过各类数据筛查客户28257户,否决客户约6685户,运用大数据精准画像,精准准入。三是坚持技术分段。明确贷款资料上传、集中审批、办贷管贷基本流程,实现分段操作、分段负责。四是坚持管理分层。坚持业务分类管理、部门设置履职、领导分责制衡,所有产品均通过决策系统预审和分流,防止人工干预。
  坚持“四维统筹”,提高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实效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做到政府主导、要素整合、服务精准、思想统一。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市委市政府出台特派员派驻方案、召开乡村振兴启动会、下发金融特派员聘书、开展金融服务推进会等系列措施,及时有效解决了乡村振兴推进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重心下沉是关键。聚焦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加快人员下沉、政策下沉、产品下沉、服务下沉。三是重要产业是支撑。找准产业定位,扶持主导产业的思路,明确信贷服务对象,靶向施策,精准对接,同时延伸产业链。四是加重考核是保障。以考核作为改进作风、提升效能的重要抓手,让全员干在实处、得在实处。特别是对表现突出的金融特派员,给予物质奖励,实行尽职免责,提升金融特派员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积极性。(杨国祥:枝江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来源:《农村新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