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工行辽宁省分行与雷锋的缘分,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一张普通的存单。60年来,这张只有100元的存单,已经成为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成为传递雷锋精神的重要载体,鼓舞着一代又一代工行人,追随雷锋的足迹,向善向美。
作为雷锋“最后一张存单”的办理银行,工行辽宁省分行大力弘扬和培育新时代雷锋精神,开展续存“雷锋存折”及续写“雷锋日记”活动,持续推动学雷锋活动深入开展,持续打造工行辽宁省分行特色文化,将雷锋精神贯彻在常态化、岗位化的工作中,镌刻进“身边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这一庄重承诺里。
“最后一张存单”的故事
1960年春季的一天,一个背着挎包的解放军战士,出现在工行抚顺百货储蓄所,静静地等候着办理存款业务。
这一幕,已经深深镌刻在80多岁的王玉珍老人心里,如今记忆犹新。王玉珍是当时中国工商银行抚顺百货储蓄所的储蓄员。她回忆说,雷锋从挎包里掏出来100元现金,把当时储蓄所里的人都吓了一跳。当时中国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有积蓄的人本就不多,那时100元可谓是笔巨款。经过简单的交谈,王玉珍不由得对眼前这个年轻的战士肃然起敬:雷锋每月有6元的津贴,这100元是他参军前在鞍钢当工人时的工资积蓄。那可是他节衣缩食、一分一角攒下来的啊!
后来,雷锋就成了工行抚顺百货储蓄所的常客,有存也有取,大多是五元、十元。有一次,他一下取出了200元,分别捐赠给刚成立的抚顺和平人民公社和遭遇灾害的辽阳灾区。
1961年9月9日,雷锋再次到储蓄所填写了一张存单,存入的又是100元,办理者依然是王玉珍。而它的主人,在存下这笔款项11个月之后,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时光荏苒,当年雷锋存款的储蓄所,先由“百货”改为“和平”,再由“和平”改为“雷锋”,最后定名为中国工商银行抚顺雷锋支行。虽几易其名,而始终没有改变的是,银行营业大厅里一直悬挂着王玉珍为雷锋办理业务时的照片,还有那笔雷锋留下的存款和他永远闪亮的精神。
续存“雷锋存折”汇聚的不仅仅是善款和爱心
如今,在工行抚顺雷锋支行的一楼大厅内,不仅摆放着一尊雷锋的塑像,还开辟了一个专属区域,向每一个来银行办理业务的人,展示着雷锋精神,传承着雷锋精神。其中,被放大悬挂的“雷锋存折”尤为醒目。
2010年,雷锋生前所在部队陆军某旅“雷锋班”郑重地发出一份倡议:开展“雷锋存折”续存活动。数年来,在工行员工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下,“雷锋存折”在救灾、助学、关爱孤寡老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雷锋存折”的开户行,工行辽宁省分行积极响应。2018年,一场特殊的动员大会,在工行辽宁省分行召开。5天,1.7万余名员工,为“雷锋存折”续存了130余万元善款。这笔善款浇灌着希望的田野,被工行人注入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以雷锋精神兴校育人”的清原满族自治县雷锋小学由此成立,雷锋精神的传承与践行,正滋养着希望,并落地生根。
如今,“雷锋存折”仍然在源源不断地汇聚着爱心。以持续开展“雷锋存折”的续存活动为依托,工行辽宁省分行将“做雷锋精神的传承人”当成了自身使命。特别是在工行抚顺雷锋支行,他们始终坚持在员工中开展“三个一”传统教育,即参观一次雷锋纪念馆、聆听一次储蓄所发展史、阅读一本学雷锋书籍。组织全体员工参观雷锋纪念馆、祭扫雷锋墓,定期走访慰问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及曾为雷锋办理业务的储蓄员王玉珍老人等。
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3月5日,工行抚顺雷锋支行的员工仍然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走访公安、环卫、街道等部门,为坚守在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周边贫困居民送去防疫用品。
续写“雷锋日记”温暖的不仅仅是春天和希望
今年3月5日,工行辽宁省分行在全行范围内发出了以“弘扬雷锋精神,争当岗位标兵”为主题活动的号召,持续推进全行学习雷锋常态化、岗位化,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活动,引领和激发全行员工以雷锋为榜样,将服务客户、抗击疫情、助企复产、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进行一一展示,积极争当“学雷锋”先进模范。
这个特殊的“雷锋月”,温暖我们的不仅仅是春天和希望,更有爱和力量。
传承了数辈的“雷锋精神”在越来越多的“举手之劳”和“平凡小事”中发光发亮,当“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优良传统融入辽宁工行员工的骨血,你我皆是“雷锋”,事事皆可“雷锋”。
工行朝阳分行的王建国,将疫情期间他服务群众、坚守岗位的事迹写进“雷锋日记”。作为一名“辽宁好人”“朝阳市学雷锋标兵”和第五届“感动工行”荣誉称号获得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期,他深入基层网点,走进居民社区,并通过线上、线下参与和举办弘扬雷锋精神公益活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工行锦州凌河支行的李京京是一位准妈妈,在抗疫时期,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并且把学雷锋事迹当作最好的胎教。她在“雷锋日记”中写道:“心中难免会有些害怕,但我坚信这不是一座城、一群人的战‘役’,而是我们所有人的战‘役’,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就是为抗击疫情出力。”
“平凡人也可以不平凡,不确定中也可以做确定的自己。”工行阜新海州支行何美萱学习“雷锋日记”的感触,来源于疫情期间发生在支行里的一件小事。“你们能上门吗?现在疫情这么严重,附近就你们这儿开门。”3月的一天,听完客户的急切需求,工行阜新海州支行的马弘鹰和王松二话没说,做好防护,带好需要的东西就随客户去上门服务。最后,成功帮助客户领取到了救命钱。
而更多的工行辽宁省分行员工,则在他们的每一个平凡岗位上做雷锋精神的践行者。工行沈阳于洪支行结合当前疫情实际情况,发起青年员工支援一线一小时活动,青年员工踊跃报名。他们为帮助网点一线员工减轻压力,承担起为到访客户测体温、做登记、维持秩序、疏导分流等工作。
疫情期间,工行辽宁省分行开辟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增加“抗疫贷”产品,支持疫情相关重点行业开展生产,特事特办,助力财政专项资金顺利及时到位,保障网点正常运行,加强现金防疫处理,让百姓用上“放心钱”。2月下旬,工行辽宁省分行开展“春润行动”,以专业、高效的工作作风,持续强化对复工复产企业的金融支持,通过信贷支持进一步稳定生产生活物资的市场供给,保障社会及百姓生活的平稳运行,当好全省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如今,雷锋的名字与精神,润物细无声地浸入工行辽宁省分行的每一个工作细节里,如影随形地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悄悄延续。工行人将继续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奋力拼搏的作风,续写平凡而伟大的新时代雷锋精神。做雷锋精神的种子,让爱生长。(潘玉、刘颖)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