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农信社以民生领域重大项目为突破口,主动融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小镇建设,落实配套信贷资金,引入新农村建设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贷款、农业设施物权贷款等相关配套产品,通过配合政府部门,加大对村组道路、村屯内道路硬化建设等的资金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农村交通、电力、防洪排涝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助推美丽乡村建设。
金融助力 建设美丽乡村
通过“融资”“融智”相结合,辽宁省农信社以“资金+服务”的方式支持建设有特色、有品位的宜居、宜业、宜游精品乡村,助力地方特色新农村建设。
在省联社的安排部署下,苏家联社支持的大沟乡杨城寨生态旅游区,是沈阳市旅游规划中的采摘休闲小镇,目前年接待游客量12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达到2600万元;凌海联社在支持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景观、民宿客栈和农家乐建设等方面找突破口,向锦州吴楚庄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放贷款800万元,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北镇联社依托当地旅游资源,以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小镇建设为重点,以小型农产品交易网点和农户为依托,重点支持旅游沿线的农家乐饭庄、蔬菜水果采摘园等个人休闲消费项目。
产业融合 壮大乡村实力
辽宁省农信社以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建设为核心,围绕全省中部平原精品农业区、辽北粮油和畜牧业区、辽东林业和特色农业区、辽西畜牧和设施农业区、沿海水产果蔬农业产业区等五大农业产业集群,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促进乡村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金融保障。
大连农商银行支持的全国知名菊兰基地城西村,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一举摘掉贫困村“帽子”,农户人均年收入由过去的0.6万元增长到1.4万元;灯塔农商银行支持的兴旺集团,通过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省级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现已成为东北地区首家做到生态循环、科技环保、节能减排的现代农业发展标杆企业集团;开原联社依托本地资源,发放榛子行业专项贷款,推出了“金信优农贷”,重点扶持威远镇榛子产业,目前开原地区榛子种植总面积已达到16万亩,从事榛子的种植、收售的人员有2000人,每年创造的产值高达28亿元;喀左联社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加大紫砂行业信贷支持力度,全力打造“南有宜兴,北有喀左”紫砂产业。
普惠金融 激发农村活力
近年来,辽宁省农信社以激活市场要素为重点,不断推进金融产品、服务手段和融资模式创新,拓宽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探索开展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业链条融资、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农民生活消费贷款、“两权”抵押贷款等信贷业务。
各法人机构将“普”和“惠”放到首要位置,深入研究、对接、开拓市场,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发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信贷产品,满足客户多元化的融资需求。
沈阳农商银行与优质涉农龙头企业、省农业信贷担保公司三方合作创建了“联农宝”业务模式;台安联社以畜牧养殖农户为借款主体,联系与农户有合作关系、购销关系的产业链涉农企业为农户提供保证担保,以农户及企业的现金流作为保证,推出“畜牧闭合贷”;融生农商银行推出“农收贷”“种植贷”“养殖贷”“光伏贷”等特色富农贷款产品;岫岩农商银行推出了“缫丝贷”“玉商贷”等特色贷款;东港农商银行结合当地经济特点,创新推出水产品“产业链条”融资模式和特殊经营许可证质押贷款业务;大石桥农商银行针对中小型镁制品企业的困境,推出了仓单(存货)质押贷款和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辽阳农商银行推进多方合作,开办了代缴水费、电费、取暖费、公交IC卡充值业务、车险、寿险、财险以及代销贵金属业务。(通讯员/郭峰)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2019年11月11日B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