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 > 正文

辽宁农信:担当农村金融主力军

2019-09-24 品牌

  江河奔涌,涛起风从。当历史的脚步轻轻地迈进20世纪50年代第二个初春之时,生活在新中国北方边陲小镇的辽宁凤城刘家河人,并没有意识到因为当初他们的一个举动,成为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引领者与开拓者。1952年3月25日,在清脆的鞭炮声和震天的锣鼓声中,辽宁省凤城县刘家河信用社正式挂牌成立,它不仅是辽宁省第一家农村信用社,也是东北三省首家农村信用社。头雁高飞群雁随。就在刘家河信用社成立不久,东北三省乃至全国各地农村信用社如雨后春笋般陆续挂牌成立。辽宁农信由此拉开了支农惠农、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序幕。

  沐浴着新中国的雨露,辽宁农信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60多年奋进历程。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辽宁农信始终秉持“服务三农、造福民生、奉献社会”的宗旨和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党的建设统领农村金融发展全局,以深化产权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以精细管理提升支农惠农的质效。如今,辽宁农信已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到了15万平方公里的辽沈大地,将普惠金融送到了千家万户。截至8月末,全省农信系统各项存款余额638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326亿元,存贷款增量在省内银行同业排名始终保持第一位。2218个服务网点、11147个助农取款点遍布全省各个乡镇、村落,全面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辽宁农信已发展成为全省机构网点总数最多、服务区域最广、资产规模最大的地方性金融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支农惠农 深耕“三农”市场

  70年来,辽宁农信始终如一地坚守在“三农”最需要的地方,按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发挥信贷资金支持、带动作用,持续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为辽宁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截至8月末,全省农信系统小微、涉农、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民营中小型企业贷款余额3742.6亿元,占各项贷款总额的86.9%。

  支持新型农业主体,持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深入实施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产业龙头、农户“五突出”战略,支持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重点支持土豆、花生、苗木、草莓、柞蚕、生猪、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农村二三产业,支持农技推广改造、市场营销拓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投放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贷款达717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出“微商贷”“金信助商贷”等产品,免收各类中间业务费用,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大连农商银行全力打造小微区域服务中心+房e贷中心、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小微金融专营服务架构,提升小微精细化服务水平。

  立足产品创新,深入开发涉农信息系统,重点围绕现代农业、设施农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等领域,全省农信系统均开办了农村土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两权”抵押贷款业务。阜蒙联社等多家行农信机构开办了“金信创业贷”,东港农商行开办了 “金信消费贷”,大洼农商行开办了“金信助商贷”,鞍山农商行开办了“金信流水贷”等系列信贷产品。创新融资方式,在部分地区探索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在个人经营性贷款业务当中,推出农机具抵押、设施农业抵押以及公司+农户担保等多种贷款担保方式,均取得了较好效果。新宾农商银行主动对接政府,大力支持妇女创业,累计投放妇女创业信用贷款16295户7.2亿元。

  创新发展 拓宽服务渠道

  70年来,辽宁农信立足于优化服务、拓宽渠道,借助科技力量,不断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便捷度,增强广大客户获得感。

  为加强农村金融网点建设,辽宁农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农村网点硬件设施和服务环境,目前辽宁农信乡镇机构网点覆盖率达100%。拓宽惠农电子金融渠道,搭建了涵盖电子银行、自助渠道、银行卡、收单业务和客服中心的电子金融服务体系。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银行、微信银行、电话银行的上线优化,已实现功能400余项。目前,已发展电子银行客户760余万户,年交易笔数740余万笔,交易金额超过2300亿元。

  为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环境,完成了“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农信通+银联”双平台收单服务体系。加快金信卡推广,目前累计发卡2200余万张,金信卡有效客户覆盖率近100%。推出金信社保卡、惠民阳光卡,实现了各项惠农补贴的一卡发放。营口农商银行持续加快“营享生活”开发进程,丰富服务载体,优化客户维护与办理机制。

  2005年以来,辽宁农信信息科技系统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保证重点业务到兼顾各项管理的建设过程。目前信息化技术框架已经建立,构建了“两地三中心”的数据中心格局,持续推进核心系统升级改造,强化了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现已开发应用信息系统110余个,为辽宁农信改革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落实责任 推进精准扶贫

  70年来,辽宁农信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村增绿、农民增收”目标,积极发挥信贷杠杆作用,为“三农”发展注入资金活力。特别是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安排,全省农信系统站在全面履行金融扶贫社会责任的政治高度,优化配置系统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

  截至8月末,全省农信系统累计投放扶贫贷款63.8亿元,其中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30408笔,金额17亿元。几年来,支持1.7万户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加工等脱贫产业项目,帮助1.1万贫困户脱离贫困。

  “银政企”项目扶贫见成效。省农信社分别在义县启动“亿元贷款千人脱贫”项目,在朝阳市、彰武县启动“政银惠农贷”合作项目,在建昌启动“光伏贷”项目、为彰武县10万亩草原生态建设配套金融服务,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

  助学基金精准支持显真情。辽宁农信与社会企业共同捐资成立扶贫助学救助基金384万元,其中义县助学救助基金150万元、北镇助学救助基金84万元、建昌助学救助基金150万元,现共发放助学基金75万元,对200名贫困户大学生进行了资助。近日,辽宁农信面向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敞开大门,在11个地区公开招聘3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毕业生。

  选派金融助理解难题办实事。今年,辽宁农信继续拓展扶贫路径,在阜新、锦州地区选派了一批政治过硬、责任心强、业务精准的“金融助理”,定期驻点服务、长期进村入户,参与乡村治理,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在驻村服务过程中,金融助理坚持“四走进”详细了解农村产业状况,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向纵深发展。同时与贫困户、困难群体面对面交流,深入结合乡村产业项目发展,为贫困群体提供信贷支持。(鄢玉龙 靳迪 郭峰)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