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宁农信:在供给侧改革大潮中把握历史机遇)】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由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平稳增长的“新常态”,银行业也告别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为应对经济发展新态势,很多金融机构积极着手全面深化改革,纷纷踏上可持续发展的转型之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作为拥有60余年传统历史的资深“老字号”,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临着比其他商业银行更为残酷的业态竞争。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就辽宁农信改革与发展情况专访了辽宁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副书记、主任刘波。
《农村金融时报》:目前,辽宁农信发展状况如何?
刘波:辽宁省农村信用社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长期以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紧密的金融纽带,农村信用社始终担负着推动“三农”和县域经济发展重任,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金融体制加速变革,辽宁农信也面临着新挑战,经受着新考验。
首先,传统发展模式落后农信发展需求。长期以来,辽宁农信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为市场定位,以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为主导,受利率波动影响较大。利率市场化改革全面铺开后,辽宁农信经营压力陡增,业务结构和盈利模式单一的短板凸显,加之受营改增后总体税负上升影响,利润水平明显下降。传统发展模式制约着农信机构可持续发展,推陈创新愈发急迫。
其次,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加大。受历史积弊影响较深,辽宁农信资产质量在特定历史时期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与全国农信同业相比也处在下游位置。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经济转型伴随的金融领域违约风险开始暴露,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有所抬头,总量、占比“双升”趋势不断显现。在这样的经济环境背景下,辽宁农信要想全面消化旧有包袱,遏制资产劣变,把控新增风险,提高资产质量,旧病痊愈而又不添新伤,显然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必解、急解而又难解的现实问题,辽宁农信风险化解和管控能力面临全新考验。
此外,市场优势地位不断分化。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国有商业银行逐鹿抢滩农村市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大量涌现,农信机构“一社独大”的多年经营格局被彻底打破。特别是民营银行相继出现,邮储银行的设立与发展,农行“三农”机构改革不断深入,以及互联网企业跨界经营,使农村金融市场不断分化,农村金融竞争日趋激烈。辽宁农信机构体量小、分布广、包袱重、风控能力弱的特点,既无法直接对抗传统大中型银行的竞争实力,也不具备新型金融组织的后发优势,农信社“一家独大”的农村金融市场根基被多方撼动。
《农村金融时报》:辽宁农信如何在新常态中“换挡超车”?
刘波: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金融竞争的持续加剧,使辽宁农信面临着来自各方不利因素的巨大挑战。但伴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陆续出台,也为辽宁农信腾挪了一个调整、优化、提升的回旋空间,创造了加快发展、“换档超车”的历史机遇。
首先,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使农信机构固有优势成为发展“利器”。辽宁农信扎根农村数十载,机构点多面广,在农村地区人熟、地熟、情况熟,农村金融市场信息对称度相对较高,在推进农村改革和“三农”发展方面仍然具备其他金融机构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农业作为我国“四化同步”的“短板”,其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我国现代化进程。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问题出台了“六大板块”、30条政策举措,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着力深化农村改革的目标任务,为具备传统优势的农信机构先行探索构建新时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
其次,国家鼓励创新创业的战略举措使农信机构对应的市场需求更为活跃。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国务院和相关部委近两年也相继出台了促进创业创新的文件和简政放权、金融支持等多方面的鼓励扶持政策,为大众创业松了绑。辽宁省2016年也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逐步降低“双创”门槛,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农信机构是服务“小、弱、微、众”比较典型的“草根银行”,在获取和满足“双创”需求方面更具便利性和灵活性,在大众创新创业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辽宁农信也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此外,产权改革的集中推进使农信机构历史包袱得以较快化解。2015年,辽宁省政府提出推进全省农信社全域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出台并实施了多项改革扶持政策,力度空前。虽然经济下行给农信社改革增加了一定阻力,但改革工作的全面推进也同时为农信社平稳渡过经济波动周期提供了重要屏障。在全国银行业不良反弹的大背景下,辽宁农信不良贷款保持了稳中有降态势,财务包袱不断消化,产权改革的强大推动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快推进产权改革虽是经济下行期的艰难之举,但也是辽宁农信积极应对复杂经济环境的重要举措,为辽宁农信的根基稳固和实现未来长期稳健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电子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使农信机构具备了进军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条件。长期以来,电子金融一直是农信机构“短板”,发展较为滞后。自省联社成立以来,辽宁农信的电子金融业务发展较为迅速,电子银行、自助渠道等基础金融设施建设已基本成熟,助农取款等农信特色服务实现了“走村入巷”。电子金融将辽宁农信长久以来拥有的线下优势与日益完善的互联网线上手段相融合,为辽宁农信未来发展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农村金融时报》:如何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构建辽宁农信金融服务新体系?
刘波:在现行的经济金融环境中,辽宁农信要实现加速发展,就必须转变观念,把握机遇,顺应形势,争取主动,全面推进与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辽宁农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就是构建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经济金融运行规律、同业竞争需要和新时期市场服务需求的农村金融服务新体系,核心就是转型发展。只有转型发展才能保证行业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最终实现与全省经济社会共同发展的“共赢”目标。如何实现成功转型,我认为,需要重点把握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深化改革,清除积弊。农信社产权制度改革是辽宁农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步骤,是消化历史包袱,化解经营风险,扫除发展障碍,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的直接手段和最佳路径,也是新常态下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全省农信社应紧紧抓住并充分借助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农信社改革的历史机遇期,彻底解决辽宁农信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经营管理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解决束缚辽宁农信发展的根源性问题,增强发展核心动能。同时,省联社应逐步建立与“小银行”发展相适应的行业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通过深化省联社本级改革,加强平台式服务功能打造,加深辽宁农信的综合品牌印象,提高整体竞争实力,顺应未来发展需要,提升系统性抵御风险能力。
第二,找准定位,明确“坐标”。辽宁农信实施转型发展,必须具备明晰的战略思维,找准战略定位。在全国发展转型集中期,很多农信机构迫于经济下行、利差收窄的经营压力和不断抬升的资产质量隐忧,以重点发展转贴现、投资、同业等资金业务来改善收入结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一些农商行的传统信贷业务已现萎缩之势。
辽宁农信拥有数十年“三农”市场根基,市场定位、经营特色、社会责任和历史积淀的特有优势决定了自身发展的立足点仍将服务于实体经济,反之则容易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或将导致固有优势和阵地的丧失。在新的经济运行周期和金融竞争中仍能站稳“三农”市场,不被“洗牌”出局,就必须采取科学的经营策略,优化调整信贷方向,有效盘活存量资金,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做好调整优化的“加减乘除”,主动顺应“三农”发展新趋势。此外,还要结合区域实际,深入推进以“农户、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为主体的“涉农五突出”战略,聚焦陆续涌现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优势资源,围绕农业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产品产地加工、农村电子商务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跟进金融产品与服务,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和价值链提升。创新融资模式和担保方式,积极稳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业务。同时,进一步推行农机具抵押、农产品质押以及公司+农户担保等多种方式,巩固拓展“三农”市场。助力发展众创空间,深入推进微商贷、助商贷、创业贷等信贷业务,结合今年全省脱贫计划,通过农户小额信用可循环贷款等途径,提供有效资金供给,推动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第三,优化结构,调整创新。随着“新常态”经济特征不断显现,创新驱动上升为国家战略,全国各行业掀起了一股强烈的创新热潮。对辽宁农信来讲,金融创新不仅是一副促进农信更好发展的“良方”,更是一粒有效应对经济金融不利形势的“妙药”。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管理与经营机制、金融产品与服务等多个方面,还要聚力于调整优化农信的业务发展结构,以多元化布局、多渠道利润支撑确保农信事业旺盛不竭的生命动能。在保证传统业务发展、立稳市场根基的同时,要努力实现资产业务多样化,逐步形成以信贷业务为主,债券、同业投资、票据、理财资产业务相辅相成的资产管理格局。要进一步加强行业间合作与金融同业合作,推出高附加值的中间业务产品,以具备条件的农商行为载体,探索开办国际业务,大幅拓宽收入渠道。同时主动融入互联网金融,全面加快金融产品互联网化,构建“互联网+金融+农村网点”线上线下相融合的金融服务体系,围绕现代农业、便捷交通、银医服务、高效物流、特色旅游及社区物业等行业主体,打造“互联网+普惠金融+益民服务”综合服务平台,努力构建链接城乡的互联网金融生态圈,在应对互联网企业跨界经营中赢得主动。
第四,把控风险,固守底线。在银行不良贷款反弹的背景下,防控风险是银行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也是银行业能否安全平稳渡过经济波动周期的重要标志。可以说,谁能在当前的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全面把控经营风险,谁就成为这场“战役”的最终“赢家”。因此,辽宁农信目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自身清收、产权改革、政府帮扶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快清收处置不良资产,全面化解旧有包袱。要盘活存量,稳住增量,加快僵尸企业退出,增加有效信贷投放。同时,加快推进与完善流程银行建设,进一步强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道德风险、声誉风险、合规风险、法律风险、信息科技风险的识别、监测、计量与评估,采取先进、科学、有效的风险管控措施,严防各类风险事件发生。其实质,就是要以思维的冷静和步伐的稳健,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新常态”经济周期调整中实现“弯道超车”。(本报记者 祖笠荃)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2016年07月11日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