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民营银行成为热点。特别是近一个月来,中国银监会就批准筹建了7家民营银行。目前,包括首批5家试点银行在内,银监会共已批准筹建17家民营银行。随着民营银行的快速发展,为保障民营银行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近日,银监会印发《关于民营银行监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民营银行监管工作的各项要求。对此,专家指出,随着民营银行设立趋于常态化、监管工作不断完善,未来民营银行的阵营会不断扩大、发展将更科学可持续,民营银行的灵活创新、市场效益会逐步显现,这也将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的金融服务,并促进整个金融业向为实体经济服务转移。
成熟一家,设立一家
民营银行筹建的快速发展与银监会便利化措施的推行密切相关。据银监会介绍,当前民营银行的审批筹建,从申请受理到正式批复平均仅用20天左右,而法定时限则是4个月。
银监会城市银行部主任凌敢指出,民营银行的设立将继续按照“成熟一家、设立一家、不一哄而起”原则积极稳妥推进。未来将继续有一批民营银行批准筹建。
“银行业长期以来是一个准入门槛比较高的行业,由于无法获得银行牌照,很多希望进入银行业的民间资本只能在‘门外’观望。如今,我们不仅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于符合民营银行设立标准的就批准筹建,不再人为设定计划,而且还在审批环节等方面提供更多便利,进一步降低银行业的行政准入门槛,为民营银行加快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注重差异,谨防风险
相比于已经在银行业站稳脚跟的各大商业银行,“初来乍到”的民营银行显然还比较“稚嫩”,找准发展定位应是其当务之急。董登新指出,民营银行在客户资源、资金及市场规模上都不如大银行,因此民营银行想要发展就必须另辟蹊径,采取差异化发展战略,做出自己的特色,将金融业务更多地开展到农村、社区、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及相关产业链等大银行还没有大规模涉及的实体经济领域,开辟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
从已经获批筹建的民营银行来看,不少银行已经开始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上海华瑞银行强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目前已为超过200家企业提供跨境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则尝试开拓中小企业融资新渠道,目前上线的产品有政采贷、退税贷和凭证贷,共服务客户50余家,累计实现4776万元的资金投放。此外,还在筹建的银行中,梅州客商银行未来业务将致力于服务“三农”和“两小”(小微企业、小区居民),北京中关村银行强调“科技金融”,辽宁振兴银行则立足于老工业基地的再发展。
“应该看到,差异化和服务中小微企业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基础,但也是挑战,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存在的信用风险、资产抵押等问题还需以创新手段加以解决。”东北证券新三板研究中心总监付立春表示,不少民营银行由上市公司发起,须防范上市公司与银行本身存在关联交易的风险。而且上市公司的融资和资本运用在银行会更加复杂,所导致的风险也需引起注意。
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银监会此次印发的《指导意见》已经开始有所部署,并针对民营银行关联交易管理、股权管理、股东监管等重点领域提出监管要求,加强监管部门与地方各级政府在民营银行风险处置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协作。
细分市场,服务实体
“随着民营银行设立、监管等工作的不断完善,未来民营银行的发展将更加科学可持续。一方面,民营银行的设立将会进入常态化,民营银行阵营会不断扩大,民间资本可参与的机会将更多,细分市场的发展将会为民营银行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另一方面,民营银行发展的制度、法律保障将会更加完善,风险监控与正向激励将共同推动民营银行向高质量方向发展。”董登新说。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首批民营银行的成立与运行,让市场看到了金融业的活力与潜力,未来民营银行可放开至数百家甚至上千家。同时,民营银行机制灵活,可在金融市场起到“鲶鱼”的作用,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在发挥“鲶鱼效应”方面,民营银行到底能起到多大作用?董登新表示,民营银行的灵活创新、差异化发展很有可能会让其在服务中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领域有所突破,这会让原本已有互联网金融参与竞争的市场更加白热化,大银行的市场和发展模式都会受到很大挑战。为了保持竞争力,大银行就必须加快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点、规模,精耕细作,不断优化对实体经济服务的质量。(本报记者 邱海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01月07日03版)